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8日 13:08 来源:新京报
《越读者》 作者:郝明义 版本:网络与书2007年5月 定价:280(新台币)
□书评人刘苏里
郝明义先生是台湾出版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工作DNA》出了简体字版,对他有相关介绍。若是他早几年出的《故事》和最近的《那108天》能引进来,内地的读者,更会同意我的说法。刚刚出炉还带着炉温的《越读者》,其创作背后,是我以上说法再好不过的注解,可惜内地的书迷们还要等上若干时日,或能睹其原貌。那好,就以我了解的,先行贩卖给各位。
这本十几万字的书,八天写成。你信吗?信不信由你。我就不信。即使完全不知“内情”,我也不信。可郝先生从不骗人,“后记”中明明印着“八天写成初稿”字样。
在我看来,这本十几万字的书,写了六年,甚至不止。六年前,大家还记得吧,网络第一轮泡沫是怎样地闪着破灭前的最后一缕光亮?此时,带着郝先生满满期冀的《网络与书》(Net andBooks)诞生了。六年来,很少间断过,每个月,郝明义奔波于台北与内地,大部分精力、热情用在了这本无法预料前景的杂志上。可以说,六年来,郝明义从未间断地写着这本书,在飞机上,在轮椅上,在医院里,在餐桌上,在世界几乎所有他到过的地方……
在医院里?郝先生也生病,但从不住院,他的医院在他的精神世界里。这两年,他可爱的爱人,住了医院,不止一次,不是小疾,命若弦丝。也就在这两年,郝先生让《网路与书》移民到内地,并且还真的安了家,一年数册,一晃蔚然成行。
《那一百零八天》 作者:郝明义 版本:网络与书2006年11月 定价:320(新台币)
所以我说,这书,写在郝先生人生的希望与绝望中,写在他命运的巨大转折和生离死别似的感受中。但郝先生的倔犟、坚强是世间男人中少见的,所以,阅读本书,在我眼前、脑际和周身飘过、留给我的,是灿烂的阳光,探索的好奇心,俏皮的思考力,―――留给我,很可能也会是留给其他读者的。
本书付印的头一两天吧,收到郝先生短信,一连六个书名,希望我给意见。
我说,就选“越读”,干净利落,一剑封喉。又接到郝先生短信,四选一,我说,不改,打死也是两个字。又若干日,收到快递,是《越读者》,惆怅与兴奋。郝先生替更多人考虑,是他一贯作风,而我何曾不想亲近大众,只是怎么烧也上不来温度,人家的孩子,加“者”就加罢。可我要悄悄问你们,从中文书名,一下子能得到什么印象?好,只须懂一点点英文,从书的英文名字入手吧:Readinginthe InternetAge,―――“网络时代的阅读”,浅白了。至少在我看来,不足以概括郝明义要表达的,让我们再加一个英文词组:Reader TakesAll.Or,Nothing,对,是从“赢家通吃”幻化而来,我给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中译:“不阅读,毋宁死!”而郝明义版本,“阅读”就是“越读”了,―――“没有越读,不成阅读,尤其在网络时代。”便是该词儿不二的脚注。
4月11日,接到《越读者》打印稿,15日凌晨在给郝先生的信中,提了一堆意见。其中“您的‘阅读’概念是广义上的,照顾了绝大多数。而我的理解,恰恰是‘狭义的’―――我把凡为功利目的而进行的读书,甚至包括学者做专业论文的读书,统统划出阅读范围。只有非功利的读书,才叫阅读。阅读关乎人生进阶,关乎求智,关乎心灵宁静,关乎生命终极追问,而不关乎活命、升迁晋级、百无聊赖地消磨时间、必须的上学考试等等。”意见几近尖刻,郝明义却一句“但这是一个阅读的老饕的主张”,便给化掉。我私下里想,与郝先生的分歧,大概恰是《越读者》诚实且妙哉之处,何况书中大量“越界阅读”―――往复于网络与纸媒之间的具体方法,于我不啻启发作用,简直有如醍醐灌顶啦。
书前页题词,很好,如何也要告诉大家,“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再看一句,“即使爱情,也没法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越界之举,可以如此新奇。”噢!
“儿童不宜”!
责编: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