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赫哲人家[2007年8月4日]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9日 14:35 来源:CCTV.com

进入[人口]>>

     

    在黑龙江省同江市有一个美丽富饶的边陲小镇,这个小镇就坐落在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处,这就是同江市的街津口乡,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在这里,生活着一个人口稀少的民族――赫哲族。赫哲族与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珞巴族和基诺族并称为我国的六小民族,据2001年统计,赫哲族总人口仅四千六百多人,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是赫哲人主要的聚居地,大约有两千多赫哲人居住在这里,其余少数人则散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

    《乌苏里船歌》这首歌就是对赫哲人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民间所说:“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正是反映了赫哲人居住的地区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他们夏季行船捕鱼,冬季就以打猎为生。

    赫哲族老人:“就这地方在三米四米的水深的位置,就是一插竿儿,这竿儿就这么来回晃,这竿就不倒,,这水里全是鱼,水多深鱼就有多深。”

    在过去,船就是赫哲人的家,随着渔猎生产的游动迁移,赫哲人居无定所。下江打鱼、上山狩猎要随时随地搭盖临时的住所,茅草屋和地窨子就是赫哲人的家。而眼前江边这幢色彩艳丽、宽敞明亮的现代住所,会是今天赫哲人的家吗?原来这是开在江边的一家饭店,饭店的主人还真是一对赫哲夫妇,丈夫尤士柱,今年五十多岁了,这是他的妻子刘丽萍。饭店的生意红红火火,夫妻俩和子女现在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饭店的经营上,可要说起二十多年前刚结婚那会儿,他们也和传统的赫哲人一样,也是以打鱼为生的。

    尤士柱:“那时候基本都是夏天打鱼、冬天打猎为生了。”

    在赫哲,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下江打鱼从来都是男人们的事儿,女人不能下江,否则会给家里带来灾难。可刚刚嫁到尤家的刘丽萍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刘丽萍:“就是说女人不能登船去大江捕鱼,女人登船上大江捕鱼好像是说你运气不好、不吉利,所以说没有女人下江打鱼的。但是我就是为了生活,我第一个选择下江打鱼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人们所说的女人打鱼不吉利的传言应验了,就在他和丈夫第一次外出捕鱼的时候,突然天空乌云遮顶,狂风大作,这让初次下江的刘丽萍一时不知所措。

    刘丽萍:我都快下哭了那时候,我很少见到那么大的风浪,开完网连网仓的水都没来得及淘,就看见马上就不行,就来打风暴了,连风加雨,就是那大浪灌得你根本就喘不上气来。

    就在夫妻俩在大江中茫然无助的时候,他们发现几条渔船远远地驶了过来。

    刘丽萍:“这个大浪,船靠不过去,如果靠过去,两个船一靠的时候,那大浪一分,那个船都灌满了水,然后船都得沉了,那样不行,亲戚和朋友都过来了,好几条船都护着我们这一个,都鼓励说你别害怕,我们都在跟前看着你。”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尤士柱夫妇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岸上。即便遇上了这样的险情,刘丽萍也没有畏惧,她没有放弃捕鱼的念头,依旧年复一年地在江上过着飘荡的生活。那时候江里的鱼很多,而成百上千斤重的大鱼,常常为赫哲人带来惊喜和实惠,谈起那次打鱼的经历夫妻俩还是兴奋不已。

    尤士柱:“一有鱼要出水,她就告诉我,有大鱼了,拽着沉呢,呼呼往上,她提前就告诉我了,完了鱼刚一飘起来,我在后边唰一下就过来了,鱼钩都在后边放着呢,上去就给拽上来了,就那船头绳拿着顺嘴那一拽就上来了。”

    这条大鱼可不是一条普通的鱼,它的身长足有四米,这一带的渔民也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鱼,原来他们打上来的就是有“淡水鱼王”之称的鳇鱼。

    尤士柱:“当时吓坏了,鱼老大了,一千来斤鳇鱼你算算有多粗,一个鱼脑袋就三百斤,两个人都抬不动。”

    赫哲族有这样的习惯,每当有人捕到鳇鱼等名贵鱼类时,这里的渔民都要庆祝一番,捕鱼人会买来酒菜请全村的人一起来庆祝。而他们自己也会在一夜之间成为网滩上的富裕户。这次意外的收获也的确给刘丽萍的家带来了实惠。

    尤士柱:“光鱼籽就卖了五万多,要是现在得卖一百多万,一斤一千三,你算算一千斤多少钱?现在一斤就一千三呢,黄金似的。”

    当时这五万块钱让尤士柱并不宽裕的家一下子变得富裕起来了。他们用这笔钱承包了几十亩田地,一家人把心血全都投入到这些田地上,他们希望通过辛勤地劳作,能够结束这种在江上漂泊不定的生活。可就在他们的劳动成果即将收获的时候,一场天灾却降临在他们的头上。

    尤士柱:“98年发大水地全淹了,赔了好几万,这上老火了。”

    当年,刘丽萍家的几十亩地颗粒无收,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就没有了着落。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养育了祖祖辈辈赫哲人的渔业资源也日渐衰退,街津口乡该怎样发展,赫哲人该如何致富?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黑龙江省同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白淑华:“现在由于鱼猎资源比较匮乏,那么(赫哲人)面临生存问题需要转产,那么同江市委市政府在尊重民族发展这一块积极采取措施,把民族的生存问题及时的纳入到日程。”

    怎样才能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和民族风情,帮助赫哲人寻找一条发展的出路呢?市政府决定让渔民们出去参观周边的风景区,让赫哲人开阔眼界,找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刘丽萍:“然后我去到牡丹江去看的,然后回来政府确实说你能不能再咱街津口这一块,走出一个特色路来,我就像镜泊湖的渤海风情园那个地方,自然条件并不如我们街津口,他们能把旅游搞得红红火火,而我们为啥不能呢? ”

    刘丽萍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马上在自家承包的地上盖起了房子,准备开饭店,做旅游生意。这在街津口乡赫哲人中还是头一份,搞经营谁也没有做过,乡亲们劝她还是不要冒这个险。

    刘丽萍:“刚开始大伙看我在这山上树木琅林的去开出一条路,去建房子,大伙都不理解,亲戚朋友都说你干啥呀,你精神病啊,到后来不行的时候,你又花加工费又啥的,你把这些木头拿下来烧火呀,我说我豁上了,不是有句话说得好,路都是多少人踏过的才是路,你要是不走过它不叫路,那我就要给你们走过一条路,然后你们就接着走,不行那就荒废了。”

    一个月后,赫哲族有史以来的第一家饭店终于开业了。让当地人没有想到的是,小饭店一开张,就有很多城里的人到这儿来休闲度假,刘丽萍的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了。当初她开饭店就是心存不服输的念头,想争一口气,她白天黑夜的忙活着,闯出的这条路子给赫哲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渔民们从刘丽萍开饭店的事情上看到了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很多渔民纷纷走下打渔船,开发旅游、养殖、餐饮及手工艺品等项目,走上多种经营的致富路。

    尤士柱:“现在赫哲人的生活那(好多了),现在搞啥的都多了,像我搞旅游了,搞旅游船啥的。反正你要是想干啥,养殖业了国家也支持你,扶持你给你贷款。”

    在赫哲人现代的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鱼在赫哲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鱼肉不仅是他们的食物,鱼皮还有着特殊的用途。

    赫哲族老人:“主要是鱼肉是主食,鱼皮是可以做衣服穿,鞋也是(鱼皮)的,帽子也是。我爷爷奶奶他们那些辈,他们都是吃鱼穿鱼的生活。”

    在过去,赫哲人的衣服多半是用鱼皮做的。鱼皮剥下后要经过晾晒、揉制等工艺,这就是当年赫哲人揉制鱼皮的过程。虽然现在赫哲人已经不用再穿鱼皮衣服了,但是他们还会运用传统的工艺制作一些工艺品,比如,用鱼皮制成的手袋,钱包,鞋子等,这些传统的工艺为现代的赫哲人带来了财富。今天街津口乡的赫哲人已经告别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告别了原始的茅草屋和地窨子,为了适应赫哲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政府还为他们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黑龙江省同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白淑华:“由于过去赫哲人居住的都是马架子和地窨子,后来转产之后,在他们的生活上我们地方政府给他们改变居住环境,到现在已经改变了几次,由草房建成砖瓦房,由砖瓦房现在又建成小区。”

    和过去的茅草屋不同,现在赫哲人的房子有客厅,有厨房,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是赫哲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赫哲族老人:“上哪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想也不敢想啊。就说我的条件还算是好点的,那都不行。政府拿一些钱,房子的外貌整个都给弄好了。”

    如今的赫哲人,不单在生活方式上有所改变,他们的婚育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观念仍然在今天赫哲人的血脉中延续,这不,尤士柱一家就因为两代人不同的婚育观念在儿子结婚这件事上发生了分歧。

    尤士柱:“实际俺俩都反对,我和我爱人都反对,他两分不开。”

    儿子尤中华今年已经24岁了,他和女友岑小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很好。那么,父亲尤士柱又为什么要反对两个年轻人的婚事呢?

    尤士柱:“(其实赫哲人)都有点亲属关系,要不赫哲人跟赫哲人不能结婚呢,那属于近亲结婚。”

    尤中华和岑小贺都是赫哲族人,他们一直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但是他们到底是不是父母所认为的近亲呢?

    尤士柱得儿媳妇 岑小贺:“我认为也没有血缘关系,那怎么不能结婚呢?”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属于近亲,禁止结婚。尤、岑两家虽然同是赫哲族,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追溯血缘关系,他们并没有直系和旁系的血缘,不属于近亲。但是老一辈人为了赫哲人的后代更健康聪明,希望他们的下一代能扩大通婚的范围,以利于赫哲族人口的素质和发展,而年轻一代的赫哲人更愿意在不违反婚姻法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爱情和幸福。

    尤士柱:“现在基本都想得开,他俩感情好那没辙了,当父母的基本不管。”

    没有了近亲的顾虑,尤士柱夫妇的担心自然就没有了,两个老人同意了儿子的婚事,两个年轻人如愿的走入了婚姻生活。 像今天尤中华和岑小贺这样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婚,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早期赫哲人的婚姻是由双方父母包办的,结婚当天女方坐着狗拉雪橇到男方家里,男方家要摆喜酒宴请亲朋,夫妻双方要喝下敬酒,以示相互尊重。婚后,赫哲人一般都有五六个孩子,而中华和小贺的想法和老一辈又不太一样。

    岑小贺:“把一个小孩培养好了就已经很知足了,再说要那么多孩子,现在条件虽然好,一个孩子家里负担也轻点。然后还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他自己身上。两个这个弄好了,那个弄不好。”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像赫哲这样人口稀少民族的发展,国家对他们婚育政策方面也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

    黑龙江省同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郭悦春:“为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国家大力扶持赫哲族,帮助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特别是制定实施了有利于赫哲族人口发展的生育政策,黑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夫妻一方是赫哲族的家庭,在生育一个子女之后,还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夫妻双方均为赫哲族的家庭在生育两个子女之后,还可以一胎子女。”

    如今赫哲人不只注重人口数量的增长,更看重人口的素质。近几年,为了挽救赫哲语言,传承赫哲民族文化,政府加大了对赫哲族教育事业的投入。这是街津口乡的一所小学,与其它学校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孩子从入学开始在学习汉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和继承着赫哲语言和文化。

    赫哲民族语言教师 毕立勇:“现在有的赫哲族老人总说我们的民族语言,只有我们会说,你们不会说,我们要是走了,哪民族语言不就消失了么?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语言,再没有文字,那这个民族就空有虚名了。我们受这些老人这种思想的熏陶,我们就觉得我们(学校)有这个先天的条件能把赫哲族老人的这种愿望实现,同时我们也能够把我们民族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今天的赫哲人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仅传承着本民族古老的文化和传统,更让生活融入了新的理念,和其他六小民族一样,赫哲人在祖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发展繁衍,过上幸福生活的赫哲人正和其它兄弟民族一样,向着小康迈进。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赫哲族人口已由解放初期的三百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四千多人。党的民族发展政策让赫哲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责编:闫冬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