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步入方圆2.5平方公里的古罗马遗迹,第一眼见到的就是雄伟的塞维洛拱门。 |
![]() |
莱普提斯古城是北非国家利比亚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拥有的古罗马遗迹规模之大,保存之完美,几乎让所有的初访者都感到吃惊。9月1日是利比亚革命成功日,受利比亚有关方面邀请,记者有幸探访了这处有2000余年历史的文化遗存。
沿着地中海曲折美丽的海岸线,从利比亚首都驱车往东120公里,就来到了莱普提斯古城。步入方圆2.5平方公里的古罗马遗迹,第一眼见到的就是雄伟的塞维洛拱门。拱门以古罗马皇帝塞普蒂米厄斯?塞维洛命名,据说是为了迎接公元202年大败东方帕提亚人的塞维洛还乡而建。由巨型石灰岩建成的四面体拱门高达20余米,造型简洁刚劲,石墙上装饰的大理石浮雕依稀可见,浮雕中的人物多为古罗马时代的女神和战士。
在古罗马统治者到来之前,莱普提斯是迦太基人的领地,善于经商的迦太基人把它作为连接非洲与地中海地区的贸易枢纽。公元前一世纪末,罗马人经过三次与迦太基人的战争,赢得了这一地区的统治权,莱普提斯古城也进入全盛期,一度有8万人在此居住。
这是一座大理石造就的华丽城市,精美高大的大理石柱密布在街道、剧场、市场、神庙的残垣断壁中。所有建筑也都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结合体,甚至卫生间里的蹲位、市场小贩切鱼的砧板,都是整块大理石做成的。北非不出产大理石,考古学家认为古城的大理石可能来自埃及或地中海东岸,也有人认为是罗马航船上的压仓物。无论如何,这已成为古罗马人强大实力的一个见证。
古城建设得极其奢华,光是浴室就有冷暖热三种水池,有专业的防水石和加热房;菜市场上,雕刻繁复的台阶和走廊随处可见。而在地中海的海滨,还有一座可容纳15000人的大剧场,宽阔的舞台背靠巨大的廊柱、浮雕和蔚蓝的海水,宏伟而精美。
然而,精美的古城也未能逃脱岁月的侵蚀和战火的洗礼。公元365年,一场大地震袭击了古城。公元429年,汪达尔人越海南侵,紧接着是当地游牧部落的洗劫。之后,撒哈拉沙漠滚烫的沙子将古城掩埋。直到1694年,一个法国旅行者发现了古城的遗迹。之后的200年里,西方殖民者纷纷把精美的古罗马遗迹大量运往欧洲。据介绍,在英国的温莎堡、法国的卢浮宫,乃至马耳他的圣约翰大教堂,都能找到莱普提斯古城雕刻和石柱的踪影。
1912年,意大利在占领利比亚期间对莱普提斯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独立后的利比亚又对古城进行了维护。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大量拨款进行保护和修复。
利比亚文物部门对古城采取了“整旧如旧”的原则,危墙被添补上色样古朴的红砖。檐柱、塑像、房屋、石柱、浮雕的残骸依原貌精心堆叠在一起。偌大的古城内,找不到一点点水泥、钢筋混凝土的踪迹,没有商贩,更不用说商亭、咖啡厅之类的商业设施。如果不是身着现代服饰的游客不时走过,我们仿佛回到了古罗马时代。
正午的阳光里,一对从的黎波里前来游玩的年轻夫妇依偎在一起,静静地坐在大剧场的最高处。英俊的丈夫伊斯梅尔说,自己非常喜欢这座古城,每到周末都和妻子来古城游览。
他告诉记者,随着国际社会对利比亚经济制裁的解除,当地经济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收入也在慢慢增加。伊斯梅尔开了一个摄影工作室,月收入可达一千多美元。曾在上海工作过一个月的他告诉记者,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来这里游玩,这样他的生意会更兴旺。
责编:李红立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