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色•戒》赢得了由导演组成的评委会的一致好评。在众多参赛影片中,《色•戒》是最完整、最完美的。 |
要是明白李安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过程,就知道他在温文尔雅的躯壳下有一个长久压抑着的叛逆灵魂,当发现适当的时机和方法,这种叛逆精神就将井喷而出
文/梁良
2007年9月8日,是张爱玲逝世12周年的纪念日,就在同一天,改编自张爱玲短篇小说的电影《色•戒》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夺得最佳电影金狮奖。冥冥之中,成为对这位已仙逝的文坛才女的最佳纪念。
令人兴奋的当然不是这一点,而是华人导演李安又一次创造了历史:这是李安继2005年的《断背山》后3年内两度夺得金狮奖,也是史上惟一的同一位导演接连两部作品获此殊荣,创下威尼斯电影节的新纪录。
这也是华人导演连续3年骑走金狮(2006年贾樟柯《三峡好人》)。
之前,张艺谋曾相隔七年两度拥抱金狮奖(1992年《秋菊打官司》,1999年《一个都不能少》)。李安剩下来的悬念将是:《色•戒》会像《断背山》一样,让他再扬威明年度的奥斯卡吗?
贯通中西影坛第一人
其实在金狮奖的颁奖名单揭晓前,《色•戒》并不是本届威尼斯参赛电影中的大热门,影片播映后,媒体关注的焦点清一色只集中在令人震撼的裸露情欲场面。从电影节会刊《CIAK》上参与打分的专业人士的成绩来看,杜琪峰的《神探》以3.0的得分超过了《色•戒》的2.85分,《太阳照常升起》是2.75分。人气最高的是法国影片《种子与骡子》,但最终它只获最佳新人奖,而《神探》更是空手而回。
李安的《色•戒》凭什么获得最后胜利?
不妨拿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张艺谋的两段话来做一注脚,他说:“《色•戒》赢得了由导演组成的评委会的一致好评。在众多参赛影片中,《色•戒》是最完整、最完美的。李安将多国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也是评委会青睐他的原因之一。”他又说:“中英文造诣好,贯通中西影坛者,李安是第一人。”
由于本届金狮奖评委会的七位评审清一色都是导演,因此无可厚非地更偏重于影片中导演技巧的纯熟流畅和制作执行的质量管理这些“电影实务”,而这两方面恰好都是李安的强项。《色•戒》除夺得最佳电影之外,同时还获得最佳摄影奖,也反映了本片在技术上的高质量。
除此之外,李安多年来生活浸淫于东西方文化之间,悠游自在于中英双语之间的傲人功底,放开自己来拍摄各类型电影题材。从古代中国的武侠小说《卧虎藏龙》,到科幻美国的漫画故事《绿巨人》;从美国牛仔难以明言的同志恋情《断背山》,到中国间谍与汉奸的异性激情《色•戒》,李安都以“专业导演”的角色全力以赴,拍出兼具好莱坞特质和人文个性的作品,成功地冲破了“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二元对立,这可能是他近年来在欧美和亚洲多个电影节过关斩将无往不利的一个基本原因。
如今看来,李安这项堪称得天独厚的“导演资产”,正是很多急欲进军国际的两岸三地导演及力图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导演渴望拥有而不可得的。
当去年李安以《断背山》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而声誉正隆之时,他却回过头来执导一部制作规模相对小得多的华语电影再进军国际市场,而且选择了一个抗日战争大时代下的间谍爱情故事为题材。李安很清楚,有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桂冠加身,以及《断背山》在世界各地创造的文艺片高票房和好口碑,使他已成为文艺电影的一个国际性“名牌”,地位有如时尚界的LV。此时此刻他推出文艺电影的新产品,将可让国际观众留意到“武侠大片”以外的其他类型华语电影,为文艺电影打开新出路,不必老是让王家卫一个人来背负这个任务。如今,《色•戒》如愿获金狮奖,证明李安的想法是正确的。 “压抑”与“释放”是永恒主题
众所周知,张爱玲的小说在此之前已多次搬上大银幕,包括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和《半生缘》、但汉章导演的《怨女》、关锦鹏导演的《红玫瑰白玫瑰》等,可相比小说的知名度都不算是成功之作。而收录在《惘然记》中的短篇小说《色•戒》,内容篇幅不多(仅28页),知名度也不高,李安怎么想到要烧这个冷灶?
要知道上述几部张爱玲电影的失败,主要原因之一是编导太过“忠于原著”,情不自禁地被张爱玲的小说文字和对白缚住手脚,亦步亦趋地跟着原著的情节走,以致属于电影本身的戏剧元素和视觉影像难以充分发挥,到头来只让观众看到一个形式中规中矩而内容则已跟时代脱节的三四十年代言情故事而已。李安似乎是从拍摄《断背山》中学到了经验教训:“改编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给予编导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断背山》就是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但发展成剧本之后却显得细腻而丰富,过程中可以加入不少李安个人的思想和人生的体会。
同样的,在小说《色•戒》中写得只有几句话的色欲场景,却让李安和编剧王蕙玲把它变成重头戏,并选择用直接大胆手法来呈现。片中女特务王佳芝(汤唯饰)原想暗杀大汉奸易先生(梁朝伟饰),却在紧要关头发现自己爱上了他,以致放他逃走的那种复杂男女关系与心理转折。
要表现“爱情与背叛”这虽然具有普世价值却也容易流于老生常谈,没有一些出人意表的手段是难以收效的。素来温文尔雅的李安突然拍出媲美《巴黎最后探戈》的NC-17级裸露情欲场面,其震撼效果可想而知。李安在访问中坦言他在影片拍摄中途几乎精神崩溃,可见他这一次对自己的突破的确是豁出去了。
不过,要是明白李安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过程,可以知道李安在温文尔雅的躯壳下其实有一个长久压抑着的叛逆灵魂,当他找到了适当的时机和方法,就会将这种叛逆精神井喷而出。严肃的校长父亲让功课不好的李安从学生时代就自尊受创、备感压抑,这种感觉日后强烈地反映在他编导的电影之中,“压抑”几乎成为了李安所有作品的一个签名。 有了压抑自然就需要“解放”,因此李安片中的主角不乏叛逆精神,《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代表,片中的周润发和章子怡,就是李安本人的一体两面。章子怡对周润发的挑逗勾引,其实早已埋下了李安对情欲禁忌挑战的蠢蠢欲动。经过了《断背山》的温柔出击获得喝彩,父亲已去世而自己成为了家族户长的李安在《色•戒》中,采取更强烈的方式来彻底解放自己,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作者为台湾资深电影评论员)
一代人来去,只留几台戏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杜琪峰的《神探》和李康生的《帮帮我,爱神》相比于《色?戒》,至少缺了个格局感,且“不易阅读”
文/列孚
“云飞风起,莫非是五柳捎来消息?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浪子佳人,侯王将相,去得全无迹。青山妩媚,只残留几台戏。
“而今我辈狂歌,不要装乖,不要吹牛逼。敢驾闲云,捉野鹤,携武陵人吹笛。我恋春光,春光诱我,诱我尝仙色。风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这是姜文在没等威尼斯电影节结束便转去了巴黎后,接获广州一名记者电话访问时,发给该记者自己所填的“念奴娇”赋词。
好一句“管他今夕何夕”!据报道,当威尼斯电影节接近尾声时,所有中文片的导演都离开了威尼斯。从电影节传出的消息和当地传媒的反应,4部参与角逐的中文片《色•戒》《太阳照常升起》《神探》和《帮帮我,爱神》都没得到预期的舆论效果。李安和杜琪峰也已一起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岂料,金狮奖竟留给了《色•戒》,大会即刻通知李安前来领奖并派出专机去接他。至于姜文,以这么一句“管他今夕何夕”作结,倒也是显出几分潇洒。
如评委会主席张艺谋所说的,“影片拍得完整、完美”,李安的故事叙述相对容易阅读也许是七个评委能够一致首肯的原因之一。所谓“容易阅读”,无非就是疏通了东西方文化而找到了人类的共同语言吧。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杜琪峰的《神探》和李康生的《帮帮我,爱神》相比于《色•戒》,至少缺了个格局感。《色•戒》的背景是置于二次大战一个极端处境中的人性冲突,当然是最能够引起共鸣,这样的大格局已排除了异国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影片的阅读困惑。不论是姜文或是杜琪峰又或是李康生的影片,当放在一起时,李安的这部作品优势立见。 姜文当年那部《鬼子来了》恰恰也是具备了如今李安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条件,尽管该片拍得稍见累赘,但能让人们看到特殊环境下人的困境,因此8年前也获得了一个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大奖。然而,《太阳照常升起》则完全没有类似条件,内容上也显晦涩难懂,当人们阅读产生困难甚至障碍的话,其全军尽墨,也属理所当然了。
李安和贾樟柯这两个中国人的三部影片(《断背山》《三峡好人》和《色•戒》)连续在威尼斯影展上拿下“三连冠”,这在同级的戛纳和柏林影展上是从未有过的事。这是为什么?
还记得去年威尼斯影展时,威尼斯影展主席见到章子怡时跪下行礼吗?他就是马可•穆勒。今年恰恰是这位曾留学中国、说得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意大利人马可•穆勒担任威尼斯影展主席的第三年。
而马可•穆勒早在80年代初,以他一人之力,力争并成功在意大利的都灵举办了“中国电影回顾展”,上映了从默片时代到80年代初的100多部中国电影,是迄今为止在外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国电影展,可见穆勒对中国感情之深。这样的背景和经历,是否和中国连续三年斩获金狮有千丝万缕关联,不得而知。
“不要装乖,不要吹牛逼”,姜文说得不错。中文电影需要如此,中国内地电影更需要如此――别管什么影展,只要不卑不亢老老实实,就能拍好电影出好电影,生产更多首先要被中国观众欢迎的电影。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责编:徐颖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