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人文探索子网 > 民俗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北京十大最难忘零嘴

 

CCTV.com  2007年10月22日 13:24  来源:北京文网  

  

  

  冰糖葫芦:

  老北京的冰糖葫芦让多少代人现在想来还牙根犯酸,一声长长的叫卖,能让一条胡同钻出好几个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它已成为北京的一种象征,一种城市名片。

  冰糖葫芦的来历: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光宗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后来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

  

  

  爆米花

  爆米花的香味飘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过去没有现在的爆米花机和高压锅爆法,也不放什么奶油、巧克力,只有一个被烤得黑黑的压力转炉,一把玉米粒加些糖精,烤熟后“嘣”的一声巨响,一锅爆米花就可以吃了。那种声音很多人都不陌生。

  

  

  点心匣子:

  与麦乳精一样,在过去常被当做礼品赠送,是用纸板或木版做成的长方形匣子,里面装的是桃酥、蛋糕等各式点心。如果别人送来家里一盒匣子点心,孩子们往往非常高兴,如果父母决定将其转送他人,孩子们肯定会难受半天。

  

  

  烤红薯:

  又香又甜,价格便宜。虽然现在也有卖,但味道也似乎不如从前,不知是红薯品种退化了,还是人们的胃口提高了。

  烤红薯新概念:一直以来,人们想吃烤红薯上街去买就可以了,但是街上小贩烤出来的红薯黑乎乎的,也不甜香,还经常出现地瓜中心烤不熟的情况,吃了对肠胃不利。05年底,一家专门卖烤红薯的小店在地安门东大街上开张,将烤红薯从屋外“请”到了屋里,让我们在继续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满足了对食品卫生的要求。

  

  

  冰棍儿:

  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吃。分普通的、小豆的、红果的,后来逐步发展成双棒、大雪糕、盒糕、冰淇淋等。现在一些冷饮生产企业推出了硬硬的老冰棍儿,销量仍然很好。

  双棒儿始终受热捧:提起“双棒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种一直卖了几十年的老冰棍,都快成北京特产了。很早以前,双棒儿是被蓝白相间的纸包着的,如今虽然包装变成了塑料的,但是那味儿依旧十足。后来,老北京人还把双胞胎称作为“双棒儿”,可见它的名气之大。

  

  

  麦乳精:

  一种用水冲调的饮品,现在早已被高档保健补品代替,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其为何物。而过去是被当做礼品互相赠送的。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麦乳精在普通百姓中还被当做一种比较奢侈的饮品,大人往往舍不得喝,孩子们成为最直接的受用者。

  

  

  江米条

  一种用江米面做成的条状膨化食品,外面裹着砂糖。是过去很多孩子的“口袋零食”。现在市场上也能见到,但早已失去原来的味道。

  

  

  果丹皮:

  用山楂制成的卷,原产于怀柔、密云和河北兴隆等地。同类食品还有山楂糕、山楂片等。开胃健脾,过去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吃。

  

  

  酸三色:

  在过去的“合作社”有售,用红、黄、绿三色塑料包装,吃的时候一般是在嘴里含着,不嚼,时间久了嘴里麻麻的,并带有浓郁的水果香气。那时在很多孩子心中,是难得的美味。

  

  

  罐头

  分为很多种,有水果罐头、肉罐头、鱼罐头等。本是运输业和保鲜技术不发达时期的产物。但虽然现在什么都能吃上新鲜的,可还是有很多人怀念桃罐头里黏乎乎的甜水儿。

责编:戴昕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