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金融街一瞥
天津解放北路原名中街,北起解放桥,南至曲阜道,是昔日中国北方的金融重地,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现存历史风貌建筑45幢,其中有近30家风格各异的银行,大都有百年历史,保存完好的有原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花旗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横滨正津银行等。
当年西方列强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在这块宝地上肆意挥洒着他们的文化和观念。而当时代的车轮碾过,人去楼空,那些昔日的美梦早已烟消云散。今天,这些留在海河畔的高大楼宇,依然是银行,依旧是金融街,却改换了天地。
由于有一项信用卡业务需要办理,我乘车来到位于解放北路82号的中国银行,也就是当年这条街上富甲一方的英国汇丰银行旧址。1864年,英国为了向从事对华贸易的公司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在香港成立了汇丰银行。天津分行始建于1925年,是一座宏伟的希腊古典复兴式建筑。踏上这家银行门口宽阔的石阶,经过巍峨的爱奥尼克柱,进入那面积达670平方米、以彩色玻璃装饰的营业大厅,我内心顿有一种沧桑感。银行分为主楼和后楼,青灰色的高台阶,石砌基座,花岗岩装饰外墙。东面入口两侧对称布置4根高大的爱奥尼克柱,这种柱式发源于古希腊神庙建筑,柱身较长,上细下粗,饰有半圆形沟槽,柱头由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大圆形旋涡卷所组成。主楼的两个旁门则用了两根塔司干式圆柱托着冰盘式样的檐形门罩。建筑整体感觉和谐中透出灵动之美,表现出古希腊美学所追求的意境。
毗邻汇丰银行的是原横滨正津银行,现在同为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营业部,可能是为了整齐划一吧,虽说原来的东家是日本人,却仍旧采用希腊古典建筑样式,和汇丰银行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大楼正面有8根巨大的的科林斯巨柱,柱身精致,柱头、线脚和檐部的雕刻精美,与厚重的墙面形成强烈对比,檐口部位采用狮头涌水装饰,别具一番生趣。
走在零星飘落着梧桐叶的街道上,两旁造型优美的圆柱、花窗、拱顶、山墙,像是祖母珍藏的那个红木首饰匣,迟暮却风采依然。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巴罗克风格的三层建筑面前,这里原来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现在的天津市西洋美术馆。其实,这栋玲珑可爱的楼房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始建于1908年,许多方形壁柱由楼底直抵檐顶,表现出强烈的凹凸和光影变化。人字形山花和拱形、方形门窗交替运用,使节奏不规则地跳跃,仿佛巴赫的音乐,在“无穷动”中表达着对生活的喜悦和感激。大门上的雕刻也为建筑增添了浓郁的异国情调。不久前正式挂牌的天津市西洋美术馆,是国内首家以国际美术展示和交流为主题的美术馆,宽大的展厅优雅静谧,不仅陈列着各国大师的油画作品,还有津门画家的丹青,为参观者提供了丰盛的艺术盛筵。
继续游走在寂静的街道上,薄暮若纱幔落下,一幢幢宏伟的老银行越发显得凝重,似乎都能听到它们的一声声叹息。一间邮局门口,挂着“历史风貌建筑”的标牌,原来这里曾是英国麦加利银行,也就是人们所知的“渣打银行”,由英国人设计,1925年兴建。它是一座两层的平行四边形建筑,风格华丽、庄重。里面虽然已是中国邮政统一装修式样,但似乎仍旧能够嗅到一些老建筑特有的气息。天花板上已经泛黄但仍然精致的顶角线,蒙尘但依旧华丽的马赛克吊灯,最特别的是入口处的老式木质旋转门,四页雕花门之间的空隙狭窄,虽然镶了玻璃但光线还是不足,显得古旧而神秘。轻轻推动它,仿佛时光在倒转,回到一个世纪前的世界:一个身着洋装的中年人走出这扇门,接过门童递过来的帽子和手杖,上了外面早已停着的一辆黑色的老爷车。蓦地,老爷车绝尘而去,留下空荡荡的马路和寂寞的街灯……
责编:李红立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