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玩家:川子,北京每年春节的庙会几乎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去年他去了地坛庙会,川子说逛庙会要的就是那热闹劲儿,人山人海,吃的,玩的,乐的,都得过过瘾。
我这个人比较传统,因此每年春节的北京庙会是一定要逛的,虽然人多,但是我也要去,觉得有庙会的春节那才叫春节。
去年去了天坛庙会。天气不觉间暖和起来,简直觉不出是在冬季,春节的气氛正浓,走到哪里都是一片喜庆欢乐的景象,地坛的庙会热闹就更不用说了,从临门的大红灯笼,到一进门的金猪造像,色彩一律都是激动人心的。
一路前行,迎面而来的人是已经游玩回来的,惊人的是有一些夸张的脸,扭曲着,怪笑着,狰狞着,仔细一看,原来是戴了面具,更有意思的是有的面具是整个面具,看一下可知,有的面具则是半截面具,不仔细看,真以为走来的人就是长了一张让人同情的脸,定睛看,那眼里正闪着得意和坏笑,嘿嘿!是呀,放松了的情绪都写在了那眼睛里。
大概风车是庙会最典型的物件。那简单的结构,更为简单的用具,与它鲜艳美丽的色彩和迎风发出的欢快的脆响可绝不成正比,你会默默赞叹手艺人技艺的精妙。当然,或许也会闪过一丝这样的想法:要是有一点进步就好啦。但这只是一闪念,真要是整几个洋风车,那还是老北京的玩艺儿吗?还有老北京的地道劲儿吗?还有老北京的年味吗?不过,北京的心胸显然是博大的,你看,不正有人举着另一些与传统风车迥异的风车吗?年味儿在这里融会了传统与现代,京味儿与洋味儿。
逛庙会不吃小吃就算白去了,各种小吃,不只是京味的,天南海北,应有尽有,甜的酸的,苦的辣的,香的臭的(您别乐,真有炸臭豆腐,嘿,就有好这口儿的,闻着不雅,吃起来,嗯,那美劲儿,您想去吧),煎炒烹炸涮,色香味俱全,只要你有肚子,只要你豁得出去体形,尽情呗。
高雅之士可以赏字画,赏花卉,买回一盆儿中意的花儿,那也是美事一桩,不用说风中绽放的梅花,就是一束束仿制的艳丽桃花,也早把春天的美丽提前带来了。至于兰草,可以买到几块钱一盆的,或许兰花名贵得离普通人很远了,但是,兰草本来不就是山野之花吗?它就是在普通人家落户的家庭花卉呀,小小的植株上,打着一个一个花蕾,那里蕴含的就是一点点脉脉的馨香吧。如果庙会上有价值连城价值万贯的兰花,那该只是展示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成果吧。
逛庙会,没有玩的项目,那孩子们、年轻的恋人们还会来么?玩的项目品类繁多,花些钱或许你换回的是一年努力工作应该得到的一份奖励,这是会生活的人对自己的奖励,对孩子们的奖励。普通人,普通的日子,普通人应有的一份普通的幸福。这值得品味,值得分享。只要不过分开销,谁心里不会存一份节日的快乐,一份平和而又喧腾的节日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