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物质经济的繁荣和多元文化的出现,不少舆论担忧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正出现淡化的趋势,我们的年味真的淡了吗?和谐社会的春节文化该如何定位呢?
年味浓淡成为社会焦点话题
鼠年春节,年味是浓是淡这一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学者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2007年2月,南京大学教授陈竞提出春节申遗遏制年文化消失,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针对年味浓淡话题,北京市民族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主任、民俗专家王作楫说:“从传统习俗上看,如今年俗确实少了些,年味也淡了些。”他认为,眼下的祭礼、鞭春牛等传统习俗的确不再为人们所重视,登门拜年等习惯相当程度上被手机短信和网络祝福所代替,出游过节的理念也在一定范围内削弱着阖家团圆的传统年俗。但从人们过年的兴致来看,激情却并未衰减。时下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听听年俗讲座,逛逛庙会等就是鲜明的例证。人们之所以抱怨年味淡,恰恰说明大家对年味的要求高了,想把年过得有滋有味。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居博士认为,与以往相比,年俗的礼仪和形式是少了,从表象上看是年味淡了,但燃放爆竹这一喜庆习俗由“禁放”改为“限放”,既是政府顺应民心调整方略的举措,更反映了人们对过个欢快火爆的春节的欲求不减。他指出,所谓年味淡,是因为生活好了节奏快了,从初一到十五的那些作揖、祭祖、串门的习俗变了,这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铁梁教授说:“单看春运的返乡潮,春晚连年大受关注,就说明我们过团圆年的传统并没有改变,谁能说我们过年的激情不再了呢?”
科学传承民俗,避免误读年俗
年味浓淡与民俗的传承密切相关,但现在对过年民俗的传承有不少误读。专家认为,现代经济发展为我们发扬春节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对春节文化的传承要以科学为依据,以我们民族文化中良好的民俗民风为基准。
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赵珩说,我国幅员辽阔,过年的民风民俗在民间说法多种多样,这是件好事,有助于人们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但是,民俗中也有一些有失偏颇的地方。他举例说,古代祭礼时米饭一定要先盛在一个碗里,再扣到第二个碗里,让饭形成一个圆形才能上桌。现在很多饭店如法炮制,“可实际上这样盛饭,在过去是要挨骂的,因为这只是给故去的人上供时的祭祀之礼。”
王作楫则对眼下流行的门上倒贴“福”字的现象解析说:“过去民间流行倒贴的做法,但那只是在水桶上。因为提起水桶往水缸里倒水时,倒贴着的‘福’字就随着水桶正过来了,同时取‘倒福’--把福气倒进自家的意思。但现在人们却把这一细枝末节发展开来,在门上、窗上贴的都是‘倒福’,从严格的字面解释就说不通了。”
王作楫认为,其实年俗本无固定标准,是在历史演进中约定俗成的。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发展变化都是正常的。但前提是积极的,是符合中华传统美德要求的,一旦违背了这一原则就应给予正确引导。
向云居认为,现在有些人把过春节视作没日没夜围坐着电视机“休闲”,集中消费大吃大喝,甚至铺张浪费彰显财气。这些都全然脱离了传统春节所包含的辞旧迎新、平安团圆、祝愿祈福的文化内涵。从这个层面讲,也是对春节传统的一种误读。
继承核心文化,创新和谐春节
在北京稻香村门市店,一位小伙子提着刚刚购买的京城传统小吃“京八件”对记者说:“总听长辈们怀念‘京八件’,自己却从没见过。现在买回去送老人,长辈们开心,自己也能感受一下传统老北京过大年的气氛!”
刘铁梁教授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代,在我们的年文化里,首先尊崇的都应该是敬老爱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阖家团圆,亲善为道的核心价值观。他特别强调,由关爱亲友,延伸到关爱社会;由亲朋邻里的和睦,延伸到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由小家的阖家团圆,延伸到社会、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凝聚和团结。我们应该做的,是继承春节团圆祈福的传统,营造当代社会和谐亲情网,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从今年春节开始,很多传统节日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实际上是国家层面对于传统文化回归的召唤之举,其深层的社会背景就是经过几十年现代经济飞速发展洗礼的社会大众,对传统的眷顾,对年味的期待,对年俗的呼唤。专家认为,我们在继承和发扬民俗的时候,若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与当下社会的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就能过个既有古朴年味,又不乏现代气息的新春佳节。(记者 张舵)
责编:常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