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皮影故事:甘肃道情皮影戏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3日 20:37 来源:CCTV.com

  

CCTV10《百科探秘》播出时间:2006年12月26日晚19:59

遗产项目:道情皮影

调查时间:2006年3月

调查地点:甘肃省环县

主要人物:皮影艺人韩永龄

皮影故事

 

2006年农历三月初三,一年一度的老爷山庙会如期在甘肃省环县举行了。这是方圆数百里的人们最为重视的一个道教的节日。每年都有数万人来参加盛会。我们《中国记忆》摄制组也来到了这里。

环县老爷山庙会最独特的地方在于有一种叫做道情皮影的表演。。所谓道情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据考证,道情起源于宋末元初,当时一些道人三五成群,手拿些简单的乐器连说带唱鼓舞人们反对外族入侵。就这样,逐渐产生了早期的“道情”。环县老爷山道观的修建正好为环县道情与当地人一贯喜爱的皮影戏的结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会。

然而,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有些地方已经有整整两年没有下雨了。人们传说,有个唱道情皮影的“谢家头班箱子”求雨特别灵验。

这传得神乎其神的谢家头班箱子,其实就是一个世代相传的唱皮影戏的戏班。他们会唱一种求雨的神戏。据说百试百灵。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上个世纪末。这个戏班突然不再唱了。这次,负责请戏的老韩放出话来,说今年一定可以把他们请到老爷山来。于是,人们都要来见识一下据说能够呼风唤雨的“谢家头班箱子”。

谢家人为什么从二十世纪末就不再唱戏了呢?老韩打听到,原来是他们的道具里有个重要的神仙没有了脑袋,所以头班箱子就唱不成戏了。

老韩下定决心,要帮谢家人重新做一个神仙头出来。辗转询问了很多当地艺人,但是谁也做不了那个神仙头。因为谢家的皮影都是用一种手工皮做的。工艺非常复杂。现在,制作皮影的人基本已经不用了。听说在环县深处的大山里面,还有最后一个会制作传统工艺皮影的老艺人。他的家需要坐上近两个汽车,再走上一个小时的土路才能到达。

    记者一路颠簸,终于风尘仆仆来到了老艺人郝宏贤家。他是环县最后一个会用传统工艺制作皮影的老艺人,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郝宏贤一口答应了帮助谢家头班箱子重做一个神仙头。首先由炮制皮子开始,皮子炮制好之后,就要刻画了。在刻画的时候,用的是“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接下去是着色。环县皮影的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对比强烈,极少调和,这可以使投影在幕布上的皮影颜色纯正绚丽。颜色上好之后,郝宏贤还要进行给皮影固色、脱水、发汗、缀结等等数道工序。最后这个谢家头班箱子的新成员终于做好了。

有了新的神仙头,谢班主答应明天就动身到老爷山去唱一场道情皮影。在谢班主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木箱,它就是名震四方的谢家头班箱子。里面的一些老旧几乎成为黑色的皮影就是他们演出上百出神灵人鬼、悲欢离合的皮影戏的道具。

谢班主拉开了横幅,上面所写的“谢长春”是道情皮影的鼻祖,而现在的谢班主是他的第五代孙子。还有一副对联:“一口述说天下事,双手操作百万兵”。据说,当年,谢长春在甘肃宁夏一带红极一时,这对联还是一位王爷赐给他的呢。

在唱皮影前。他们还要去庙里求签,这次因为是求雨,所以拜的是龙王。

晚上,天刚刚擦黑的时候,谢家头班箱子的皮影戏终于开锣了。首先唱的就是求雨的神戏。这场戏要求一字不能唱错,现场的观众们也都屏息静气,如见神明。求雨的戏唱完之后,戏班可以让观众们点戏。开始时,大多数人点的还是各神戏,之后,大家又点了一些娱乐的小调。

事实上,由于演出道情皮影所用的道具简单,一两只木箱就可以装下,走乡串户,巡回演出,十分方便。在多年以来,在交通不便的环县,道情皮影就几乎成为很多地方唯一的文化传播和娱乐的方式。数百年来,道情皮影带给当地人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在唱神戏的时候,它就如同是庄严的庙宇,在唱娱乐小调的时候,它又成了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小戏。。对三十岁以上的甘肃环县人来说,道情皮影曾经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但是年轻的一代环县人却说,他们已经听不懂皮影戏了,他们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卡拉ok.。那么,这里的道情皮影还能不能传承下去呢?

责编:徐峰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