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小钱系列》之“祭神”的温州龙舟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1月30日 11:14 来源:CCTV.com

  2006年5月24日黄昏时分,张瑾、淙泉和我踏上中国一方神奇土地——浙江温州,从机场往宾馆的路上已经能深刻体会这种神奇——一路上尽是好车,几乎可以实现《大腕》里的台词:“你要是开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这次来到温州,是拍摄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传统——划龙舟,在温州市内有一片三垟湿地,这里的村民一直延续这种传统项目,而且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纪念屈原,是自勾践始的一种祭神活动,从农历四月初就开始准备,而在端午节期间要连划七天龙舟,规模之大、气势之盛,实属罕见。

  5月25日上午我们便去了三垟湿地,车子正在温州城内转,忽然一拐就进村了,变化直接,没有过渡。三垟湿地是被温州市包围的乡村,有几十个自然村组成,和毗邻的大罗山共同构成了温州生态园区。说实话,对三垟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一方面由于前期策划一再宣称此地“风光极其优美”,使得我们期望过高;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有许多小工厂,街面不太整洁,污染还比较严重,总之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江南水乡。

  接着我们来到一大片水域前,只见水域中央有一个很小的孤岛,上面盖着庙,有一棵温州的市树——榕树,树冠如盖,覆着大半个小岛,枝叶低垂,与水面相连,有一位老人划着单橹的水泥船从岛上往岸边来,这种水泥船对于我是很亲切的,在我河网密布的家乡,在枕水而居的童年,这小小的水泥船代替了更古旧的木船穿行在河道之中……我们请求老人载我们上岛,老人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小船载着我们摇摇晃晃地驶向小岛,上得岛来,发现甚是热闹,好多老者聚在庙里念经,庙名“水莲宫”,供着一位女菩萨(不知是否是“妈祖”)和龙王诸神,这样的景象于这繁华乡村中,独具别样韵味。

  回到岸边,我们在沙河村委会见到了我们的拍摄对象应海东,相当的壮,不愧是划龙舟的,他在村里开着一家打火机厂,在他身上我们再次领略到温州的神奇——一身名牌,拥有三辆汽车……我们去他的厂里参观,并且见到了另一个拍摄对象应瑞昆,我们了解到下午便是划龙舟的开始。

  下午我们坐上水警的巡逻船去园底村拍摄,三垟的龙舟活动有“主客场”之分,几十个自然村各有一条龙舟,有的甚至有两三条,事先约定日期,分主客场,坐镇主场的龙舟将依次和各村的龙舟比赛,这奇特的规则使得主场龙舟不可能获胜,体现一种谦让精神,让兄弟村的龙舟得胜而归,今天便是园底村的主场。但我们事先了解到虽然这套规则由来已久,不过之前在划龙舟(当地叫“斗龙”)过程中常有械斗,以致政府下令禁了九年。

  我们赶到园底村时,这里河道上的斗龙已经开始,只见容纳四十八人的大龙舟遍布河上,有红、黄、白、绿、蓝等各种颜色,舟上人员穿戴着同一色系的衣帽,连桨舵颜色也与舟体相同,煞是好看。各支客队龙舟在两旁观战,主队则与一支客队在比赛,桨手们个个奋力划桨,高声呐喊、肌肉膨胀、青筋暴起,河面上水花四溅、旌旗翻飞、锣鼓喧天,两岸鞭炮遏云、人山人海、欢声雷动,一轮战罢,主队又与另一支客队比赛……观战久已,我深受感染,要知道在龙舟里奋力划桨、扯着嗓子高喊的也许是一个个身家百万、千万的民营企业家,金庸在《侠客行》后的《三十三剑客图》里说过:“江苏与浙江到宋朝时已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苏州、杭州成为出产文化和美女的地方。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吴人和越人却是勇决剽悍的象征。那样的轻视生死,追求生命中最后一刹那的光彩,和现代一般中国人的性格相去是这么遥远,和现代苏浙人士的机智柔和更是两个极端。在那时候,吴人越人血管中所流动的,是原始的、犷野的热血。”我想金老先生如果看到这番景象,会很高兴地感慨吴越古风犹在!

  晚上在生态园管委会的食堂吃饭,很正宗的浙江菜,亲切可口,一般人认为浙江菜偏甜,其实不然,浙江菜的特点是淡,不是淡而无味,是淡而有味,从健康的角度说,这样的菜有利于长寿。

  5月26日是瑶池村(应海东所在村)做主场,可是天公不作美,暴雨如注,但即便如此,村民们依然高高兴兴地划龙舟,我们把机器、话筒用雨罩、保鲜膜和胶带“武装”起来,也坚持“战斗”。

  场面与昨天大致相同,不过应海东昨天的“职务”是站在船头的艄公,今天却是桨手,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顶替他成为艄公,这让我们很好奇。

  比赛结束后,村民们把龙舟抬上岸来放置于河边的长廊里,并聚在长廊里吃晚饭。

  应海东是典型的浙江人性格——外冷内热,但这不利于我们这样的短期拍摄,于是我们决定暂停一天拍摄,再寻找一位拍摄对象。

  5月27日,我们找到昨天站立船头的老人——黄宝兴,他开着一家服装厂,大儿子在欧洲发订单过来,他便制造服装发货过去,今天正好有一辆集装箱车开来,满满一箱货物一直从上午装到下午,然后开到宁波出海。

  黄宝兴说他特别爱好龙舟,认为能强身健体,只要时间允许一定会参与,从他以及应海东等人身上,我隐隐地看到一种温州(或者说浙江)精神——奋斗、团结、乐观向上,这也许正是浙江在经济上称雄全国的原因吧。

  5月28日,上午找到头家(龙舟活动的组织者)应洪兴,拍摄他筹集钱款的情景。下午上瑶池村的龙舟拍摄,龙舟摇晃得十分厉害,说来惭愧,虽然我是浙江人,但却是只“顶级”“旱鸭子”,不过慢慢适应了龙舟的摇晃后还是感觉很爽的。

  在岸边进行了一番祭祀,传下两个火把,桨手们依次传递,然后丢入河中,龙舟就开划了,划到一座庙前,传下来一个香桶,里面插着几支香,划到别的村前时,手持香桶的人会口诵吉祥祝词,以示友好,岸上也会燃放鞭炮回敬,接着便开赴比赛地点斗龙。尽管是一派谦让局面,但在龙舟上我们还是可以感到隐隐的“火药味”,后来通过采访我们得知,龙舟与运势相连,输赢与祸福相关,故而并非是祭祀屈原,而是敬神,竞赛的意义也并非输赢,而是祈福,所以这是一项与本村命运紧紧相连的利益事件,难怪之前总有械斗。

  比赛结束后龙舟划回庙旁,手持香桶之人跑进庙里,将香插回香炉,拜祭一番,然后龙舟回村。

  晚上我们与村民一起在长廊里吃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果然古风犹存。

  5月29日,上午举行“谢红”,就是划到各兄弟村去以示感谢,而且要在龙舟上装上龙头龙尾(比赛时因为嫌沉,往往卸下龙头龙尾),各兄弟村则用绑上红布条的竹子回敬,据说这代表喂给龙吃的“天竹”。

  下午拍摄应海东的工厂,应海东说他相信划龙舟可以使他的生意蒸蒸日上——这种观点倒是很符合永嘉(温州的古称)学派务实功利的理念,并且他觉得站在船头很引人注目,是地位的象征,他说并不是村中人人都有资格划龙舟,有头有脸的才有资格,我们这才明白为何黄宝兴在他就不能站在船头了——因为黄在村中的地位比他高,龙舟上的地位其实是“江湖地位”的体现,这些人就是旧时所称的“乡绅”,划龙舟远远不是竞技这么简单的,它是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对一年来村民们的成就进行论资排辈的时刻,所以这会是一个从准备期起长达一个月的大节日。

  在农历四月初,有一个“哑巴船”的仪式,就是在清晨,十几个村民——大多是老人抬着新做好的龙舟下水划行,大家都不能说话,故名“哑巴船”,因为我们错过了这一重要仪式,所以想请村民们重新演示一番,不曾想遭到断然拒绝,大半夜的几个头家聚在一起严肃紧张地讨论这一问题,张瑾半开玩笑地说,真像“黑帮”开会……因为龙舟是敬神活动,村民们害怕重新演示会破坏村里的运势,甚至带来灾难,见此情景,我们只得作罢。

  5月30日,今天“收香”,就是结束龙舟活动,下午斗龙完毕之后,装上龙头龙尾,划三圈,也是不能说话,然后把龙舟抬进岸边的一个棚子,里面还放置着去年的龙舟。

  晚上应海东带着我们拍摄温州街景,真是一个繁华都市,五马街丝毫不亚于王府井,江边路则很像上海外滩。

  5月31日,拍摄雨中三垟空镜和应瑞昆制作龙头龙尾。

  6月1日,上午是“解缆酒”,即是酬谢村民的酒席,一共摆了十六桌,村中各户每家出一到两人前来赴宴,男女老少杯盘交错,好不热闹,席尽人散之后,这龙舟节日也算宣告落幕。

  下午上大罗山拍摄三垟全景,满山是杨梅的甜香气,上得山来一看,视野极其开阔,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河网密布的三垟湿地以及包围着它的温州城,这景致丝毫不逊色于云南、海南等地,终于也让我们感叹“风光极其优美”!

  6月2日,凌晨三点多我们便起床赶到三垟,因为我们和应海东约好要拍一场模拟“哑巴船”的戏,他找来四个朋友,划着一条小红木船,大地静谧、旭日初升,后来看回放,这一段竟拍得有恒河的感觉……

  上午拍摄温州博物馆里的一个明代龙头,意外找到专家高启新;下午拍摄温州街景;晚上拍摄头家们聚首结算龙舟活动的帐目。

  6月3日,搭乘深圳航空公司的班机回京,虽然它来回都晚点了,但至少我和淙泉毫无怨气,因为深航空姐的样貌和笑容一样甜美,就像江南的杨梅,呵呵……

责编:徐峰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