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冬至风俗探微·冬至荐袜履于翁姑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1日 16:31 来源:

  我国历来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辛亥革命以前的冬至节实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相沿最久的“敬老节”。

  冬至曾是“年”,冬至日在黄帝时就曾作为岁首,称作“朔旦”;周朝也曾以冬至所在之月建子为岁首。所以冬至节俗如:祭祖祀仙、拜尊长等,都是相沿古年俗。祭祖是对已故去的老人、先辈长上表示尊敬不忘;“数典忘祖”被认为不赦之罪。为了按时参加祭祖先、拜长上,在外地工作或旅行的人必在年前赶回家,冬至和过年一样,要求在外的家人一定在节赶回家来团聚。女人出嫁后,就“生是婆家人,死是婆家鬼”,在娘家也成了“外人”,冬至节不能在娘家过。托词说在娘家过冬至会使娘家家业衰落、会妨公公。从另一角度看,为了不妨公公并及时给公婆拜节,其中也包含了敬老的意思。在台湾还流行着“冬节唔返祖宗”的说法,就是说外出的人,到冬节一定要回家拜年祭祖宗,否则就是忘祖,心里没有祖宗(唔,不;,没有连读之音)。冬至还要蒸九层糕拜祭祖先。九层糕包括甜糕、咸糕、萝卜糕、芋头糕、松糕等,在龟背形的糕面上砌成“寿”和用糯米分捏成的鸡鸭鹅猪牛羊,用蒸笼分层蒸成。其用意是用自己的劳动果实向先人“荐新”、进飨,表示对祖先的敬意。在拜祭祖先时,全家跪在祖先神主木牌前,由家长述说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如这家人的祖先是福建某地,家长就祷告说:“我们家是从福建某地过来的,现在已经是第几代了”。冬至拜祖就这样在台湾代代相传,永不忘“根”。

  叶涛等编著的《山东民俗》一书载:“曲阜的妇女于节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赠送舅姑(即公公婆婆)。”冬至日向老人“荐袜履”在历代都是普遍流行的,很多古籍、方志有记载。如《梦华录》在:“京是最重冬至,更易新履袜,美饮食,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崔浩礼义》曰:“近古至日,妇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转引自《事物原始》)浙江《临安岁时记》也载:“冬至俗称“亚岁”,……妇女献鞋袜于尊长,盖古人履长之意也。“

  冬至献鞋袜于尊长的习俗由来已久,世人多认为肇始于曹植的《冬至献鞋袜表》,即三国时魏之陈思王曹植在冬至日向他的“父王”曹操献鞋袜时所上的表系。其文曰:

  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臣既玩其藻,愿述朝庆,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汇朝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不胜感节,情系帷幄。拜表奉贺,并献纹履七量、袜若千副。毛茨之陋,不足以如金门、登玉台也。(见《古今图书集成》2605页)

  此表文说明了冬至“献履贡袜”的用以是为贺“一阳嘉节”、“迎福践长”。

  据笔者所知,曹指表对“献袜履”习俗仅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非是源头。据《中华古今注》载:“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这就是说在汉昭帝时就有“荐履于舅姑”的事,可能那才是源头。查汉昭帝于公元前86年到前73年在位,距今已280年左右;曹植上表却是在公元220年以后的事,距汉昭帝已经300余年了。(刘其印)来源:中国民俗网

责编:斯芜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