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印度文明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1日 08:47 来源:CCTV.com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中国一同厕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印度文明在众多领域的辉煌成就,以及它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使它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印度文明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数千年来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十分深刻影响,为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印度同中国两文明间更是血脉相连,渊源殊深。不可否认,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度文明既曾繁荣昌盛,也尝衰微低迷,但它却历经劫难,踣而复起,四千余年,绵延不绝,并在20世纪中叶再获新生。这充分说明,印度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其文明,亦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面积约410余万平方公里,远大于古代埃及与巴比伦的面积之和。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一个半岛,状如不规则的倒三角形。也有的学者将印度形象地比喻成一只硕大无朋的牛乳,并相应将印度洋上的明珠斯里兰卡比做从这乳房流出的一滴乳汁。

  莽莽苍苍的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印度北部,将其与亚洲大陆隔离开来。因此,这一地域又被称为南亚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喜马拉雅山脉拥有多座世界高峰,海拔达到或超过7300米的就有一百一十余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在其中。这些伟岸的山峰顶部终年白雪皑皑,位于永久雪线之上。数千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对于南亚民族产生了人格化的深刻的影响。这在他们的文学、政治、经济,以及他们的神话和宗教中,都有反映。冰川覆盖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山进香者们的瞩目和遐想。印度神话认为,司毁灭的大神湿婆和他的妻子雪山神女就居住在喜马拉雅群山中的盖拉娑山上,而喜马拉雅(Himalaya)之名,则来源于古印度梵语词hima(“雪”)和alaya(“域”)。 喜马拉雅山脉构成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喜马拉雅山脉的主体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尔巴特峰至中国西藏南迦巴瓦峰之间,从西向东绵延2500公里。两个喜马拉雅山王国尼泊尔和不丹就位于山脉东西两端之间。喜马拉雅山脉在西北与兴都库什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交接,北面则是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北宽度,在200—400公里之间。

  喜马拉雅山脉是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东南亚山脉这一连串欧亚大陆山脉的组成部分。6亿年前,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还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大约1.8亿年以前,古老的冈瓦纳超级大陆开始解体。冈瓦纳的碎块之一,也就是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岩石圈板块,在随后的1.3亿年间向北运动,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缘,外喜马拉雅山脉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分水岭和气候屏障。60万年以前,喜马拉雅山就已经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山脉。

  从印度方向看,喜马拉雅山脉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主光轴超出雪线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都向低谷冰川供水,使之成为大多数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源头。古代印度的主要河流如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均发源或流经喜马拉雅山脉。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人类文明。正是这些水量丰沛、浩浩荡荡的河流,吸引了印度先民前来定居并滋养了印度文明。印度人对这些河流充满感情,恒河更是他们心目中伟大的圣河。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境内的冈底斯山西侧,上游一段称狮泉河和噶尔河,入印度后先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再向西南纵贯今巴基斯坦,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全长3180公里,流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摇篮。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冈戈里冰川,向东流经印度斯坦平原,最后在今孟加拉国境内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并注入孟加拉湾。恒河全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恒河流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诞生地。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我国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北麓,上游为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流经阿萨姆平原,与恒河会合后水势异常壮阔。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古代印度境内长约1130公里,流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这三条大河分别与其支流形成三大水系:杰卢姆河、奇纳布河、拉维河、比亚斯河与萨特莱杰河属于印度河水系;亚穆纳河、拉姆甘加河、卡利河、卡尔纳利河、拉普提河、甘达克河、巴格马蒂河属于恒河水系;蒂斯塔河、赖达克河与马纳斯河属于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喜马拉雅山脉还是一个气候大分界线,对印度次大陆和北面的中亚高地的气象状况有着重大影响,使山脉两边形成迥然不同的气候与生态系统。喜马拉雅山脉在冬季阻挡来自北方的大陆冷空气流入印度,使之冬无严寒,同时迫使暖湿的西南季风在印度一侧形成巨大的降水量。例如,西姆拉和穆索里的年降水量为1530毫米,大吉岭则达到3060毫米。然而,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位于印度河谷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斯卡都、吉尔吉特和列城等地,年降水量只有70一150毫米。印度半岛的东面是辽阔的孟加拉湾,西面是浩瀚的阿拉伯海,南端逐渐缩小,伸入印度洋中。喜马拉雅山脉与半岛三面的水域形成古代印度的天然屏障,使印度文明处于相对的封闭状态,从 而形成了独特的面貌和个性。古代印度北部与中国和尼泊尔山水、相连,西北部与阿富汗接壤,东面与缅甸相邻,南与斯里兰卡一了罗摩一行从宫廷流放到森林之后的生活。

  森林常常就是印度古代仙人静思悟道之地。另外一部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著名故事《沙恭达罗》也有森林生活的背景。广阔的林海为印度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使智者们得以沉湎于精神追求而无腹中之忧。可以说,森林是印度文明发育的一个重要场所。现在,印度依然拥有6373万公顷的森林,约占其国土面积的19.39%。雄伟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与茂密的森林表现出自然的强大力量。自然力愈显得强大,人就愈觉得自己渺小。生活在古代独特地理环境下的印度先民,对于自然怀有普遍的敬畏心理。人们在无法理解与解释自然现象时,就容易将之归于超自然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格化。在史前时代,自然神崇拜和巫术在印度已经相当流行。它们成为后世印度众多宗教的滥觞。印度成为宗教王国并产生独特的宗教文化与印度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那样的环境特别适于宗教的产生和流传。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度宗教的诞生就远早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众所周知,耆那教中有一个派别被称为天衣派。他们主张过简朴的生活,反对积蓄私财,因此以不穿衣服为他们的鲜明标志。这样的教派只能出现并存在于冬无严寒的印度。

  虽然印度在地理上相对封闭,但天然障碍并非全然不可逾越。自古以来,外来的商贾、移民与僧人就知道从喜马拉雅山较低处的山口进入印度。同样,印度商贾与僧人也循这些山口与外界交通。古代印度与阿富汗接壤。横亘在两国西北边境的兴都库什山脉有一些重要的山口,其中以白沙瓦附近的开伯尔山口最为知名。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就是通过这些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的。历史上,这些山口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例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元太祖成吉思汗和突厥人帖木儿等世界的征服者以及莫卧儿开国皇帝巴卑尔,都是通过这些山口进入西北印度的。近代以来,情况有所变化。掌握先进航海技术的西方殖民者,更多从海路进入印度。印度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多次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中世纪穆斯林的入侵给印度带来了新的文明因素,使印度的宗教和社会状况趋于复杂。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冲突始终不曾中断。1867年,赛义德爵士率先提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是“两个民族”之说。1929年,全印穆斯林联盟主席、诗人和哲学家阿拉马·伊克巴尔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穆斯林国家”。1933年,法学家拉赫马特·阿里等人将这一尚未问世的国家命名为巴基斯坦。1940年,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系统阐明“两个民族”理论,使之成为建立独立的穆斯林国家的理论基础。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国成立,使印度东西两翼失去约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12月16日脱离巴基斯坦,建成独立的孟加拉国。印度现有国土面积为三百余万平方公里。南北最长距离为3214公里,东西最大宽度为2933公里,陆地边界约1.52万公里,包括一些群岛在内的海岸线总长约7517公里。印度共设28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28个邦中有两个尚存争议,未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查谟和克什米尔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均声称拥有主权的地区,双方现在分别控制着其中的一部分;印度1987年2月20日成立的阿鲁纳恰尔邦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历来属于中国。

  今日的印度在西北部与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接壤,在北部与中国、尼泊尔及不丹相邻,在东部与缅甸和孟加拉国毗连,在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印度文明就是在这样一片辽阔的土地上兴起和不断发展的。

  印度文明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表明,印度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伟大民族。

  旧石器时代的印度先民,主要靠狩猎和采集维持生存。他们逐食物之源而迁徙,一般居无定所。后来,他们学会用火烧烤食物,并用动物皮毛和树叶遮蔽躯体。他们也开始驯服野狗。大约在距今12000--8000年这一期间,印度先民开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制作陶罐,同时学习缝纫衣服。考古学家们在印度各地,特别是在印度西北部和德干高原,均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打磨精致的石制工具。这一事实说明,印度先民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印度地域辽阔,物产丰饶,对于远古人类来说显然是一片乐土。除了夏季炎热之外,印度的自然环境是十分优越的。由于自远古时代起就非常适宜人类生存,印度对不同地区的人类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从非洲、大洋洲和欧亚大陆,先后有不同的种族侵入或移居印度。现代印度人,基本上就是这些种族的混血后裔。即使在今天,印度的人种依然相当复杂。因此,印度历来有人种博物馆之称,也有人类学的天堂之说。西方一些大学的人类学专业,即以印度作为学生进行实习和研究的基地。

  对印度种族的划分,历来聚讼纷纭。目前,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来的。他将印度的种族戈U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亚人(the Proto—Austroloids)、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纳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北欧人(the Nordics)。

  尼格罗人是最早来到印度的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种族实体。“尼格罗”的含义是“黑人”。因此,所谓尼格罗人即黑人。按照人类学家的描述,尼格罗地理人种亦称非洲地理人种,原住于非洲南撒哈拉地区。非洲的刚果人种和开普人种就是典型的尼格罗人种。这一人种的特征是:皮肤呈中等乃至深度黑色,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短小,前额小而凸出,鼻子扁平,嘴唇宽厚。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和普拉衍人身上,在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加人身上,在南印度森林居民乌拉里人和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身上,都还可以看到这些特征。显然,他们与非洲黑人存在血缘关系。一些人类学家根据印度尼格罗人目前的居住地点提出一种假说:尼格罗人曾遭到前达罗毗荼人和达罗毗荼人的驱逐。与尼格罗人相比,这些新移民既强壮又聪颖。尼格罗人或被他们同化,或被他们驱赶到人迹罕至的丛林以及孟加拉湾中的岛屿。对榕属树木的崇拜,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曾与繁育和灵魂相联系,在印度也很流行。这可能与尼格罗人的原始信仰有传承关系。在印度流行的某些对鱼类、动物和植物的图腾崇拜观念,也同样可能源于尼格罗人。部分印度尼格罗人使用弓箭打猎。因此,有些人类学家认为,应当将这一起到延伸人类臂膀作用的原始工具的发明归功于他们。印度尼格罗人的存在,也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四散开来的流行学说提供了佐证。

  在尼格罗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至于原始澳大利亚人从何而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迄无定论。一种学说认为,他们很可能是在冰河时期沿着陆桥来到印度的,就像印第安人在冰河时期穿越白令海峡从亚洲迁徙到美洲那样。还有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澳大利亚人未必来自大洋洲,但是他们在血统上与一些属于大洋洲的南太平洋群岛上的土著人种关系极为密切。另外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他们似乎来自巴勒斯坦。这一种族的特点是,头发卷曲,肤色发黑,鼻子扁平,嘴唇宽厚。显然,他们在体貌特征上与尼格罗人有相I司之处。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蒙达人、高尔人、桑塔尔人和比尔人普遍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库龙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原始澳大利亚人信奉泛灵论。见于上述印度部落民中那些带有泛灵色彩的仪式,即为原始澳大利亚人的遗风。泛灵论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印度东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笃信。他们轻易不对树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该邦还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也有的学者,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阿瑟.基思爵士(Arthur Keith),对于印度人种外来说持怀疑态度,认为印度次大陆原先不可能是一片人种的真空。

  以蒙古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种族迁入印度的第三波。起源于中国北部的蒙古人,是经西藏高原辗转进入印度的。现今生活在印度的蒙古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族群,即古蒙古人和藏蒙古人。古蒙古人主要生活在阿鲁纳恰尔、那加兰、阿萨姆山区以及印缅边界。阿萨姆和孟加拉地区的查克马人、莫卧儿人和雷布查人等皆为其典型代表。人是环境的产物。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等原因,他们蒙古人的体貌特征已经不很鲜明。藏蒙古人则带有明显的蒙古人特征。他们身材高大,鼻子宽阔,体毛与胡须都不浓密。生活在锡金和不丹的主体民族即是藏蒙古人。

  可以说,目前印度为数不少的部落民,基本上是尼格罗人、原始澳大利亚人与蒙古人的后裔,而印度人口的主体却是地中海人、阿尔卑斯迪纳拉人与北欧人的后裔。

  印度最主要的种族是地中海人。然而,地中海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族群。他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肤色浅黑的古地中海人、肤色黄褐的所谓正宗地中海人以及东地中海人或称闪米特地中海人。古地中海人血统主要存在于今南印度的泰卢固人与泰米尔婆罗门中。地中海人曾广泛分布在印度次大陆的中部、北部和西北部。学术界普遍认为,他们就是公元前三千纪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印度河文明是印度文明史与世界文明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章。因此,它的创造者自然拥有受人尊敬的历史地位。但是,由于印度河文明尚有许多不解之谜,因而它的创造者又多少带有一些神秘性。他们也被称为达罗毗荼人。今天南印度的泰米尔人、泰卢固人、马拉雅兰人和巴基斯坦的布拉灰人等就是他们的后裔。

  对印度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种族还有阿尔卑斯迪纳拉人。这一种族来自南欧沿亚得里亚海岸绵延的迪纳拉山脉,而该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东南段。阿尔卑斯迪纳拉人的肤色比地中海人白皙。在今比哈尔邦与奥里萨邦以东和阿萨姆邦以西的地区主要的种族血统就来自阿尔卑斯迪纳拉人。在古吉拉特邦,孟加拉、奥里萨和卡纳塔克邦古尔格县,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后裔。他们已经与地中海人融合在一起。阿尔卑斯人其实又是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类似亚美尼亚人的体貌特征,在印度帕西人身上十分明显。

  最初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具有北欧日耳曼民族体貌特征的原住民,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越西北部的山口来到印度。他们肤色白皙,头型偏长,鼻梁窄细而隆起,身躯高大。他们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迁徙性很强,曾在许多世纪中不断寻觅新的草地,先后到达伊朗、叙利亚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纳托利亚、希腊以及东欧各处。到达伊朗的分支有一部分经阿富汗从西北方向进入北印度。他们因此又有印度一伊朗人或印度一欧罗巴人之称。这些外来游牧民族的文明程度低于印度的土著,但却弓马娴熟,善于骑射。他们凭借武力优势征服了相对柔弱的土著,并逐渐分布到印度次大陆许多地区。他们接受了后者的部分文化并逐渐与之混合起来。语言学家则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将他们称为雅利安人。这一名称历来争议不断,但却变得十分流行。因此,今天的克什米尔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拉贾斯坦人,巴基斯坦的信德人、俾路支人、帕坦人以及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等,都可以说是雅利安人或混血的雅利安人。他们带来的所谓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雅利安”一词主要是一个语言学术语。英国语言学家弗里德里希·马克思·穆勒不赞成将这一术语用于指称种族。然而,有一点确凿无疑,即他们是源于欧洲的种族,是白种人。

  经过通婚与往来,不同的种族血统多有混合。尼格罗人走向边缘,近乎灭绝。原始澳大利亚人散布在印度南部、西部和中部的部落之中。蒙古人与其他人种融合最少,分布在印度东北部、西孟加拉邦和喜马拉雅山山麓。地中海人是辉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在这一文明衰亡之后,他们向东迁徙并分散在恒河流域。来自阿尔卑斯山的种族渗透到恒河流域之时,不同的种族血统的融合开始大量出现。地中海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上游,阿尔卑斯山人主要生活在恒河下游。在印度南方,则以达罗毗荼人和前达罗毗荼人为主。

  无论来源如何,众多的种族在印度的熔炉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带有鲜明特色的共同文化。他们尽管纷繁歧异,千差万别,却不难识别。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说得好:“不管我们属于什么民族,什么信仰,不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印度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也都认为我们是印度人。”这可能就是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文明历程与共同的文化传统所产生的效应。

  如果说种族是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那么民族则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印度一方面拥有尼格罗人种、原始澳大利亚人种、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另一方面又拥有众多的民族。

  印度是一个有一百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印度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泰卢固族、马拉提族、泰米尔族、比哈尔族、拉贾斯坦族、古吉拉特族、马拉雅兰族、旁遮普族、坎纳达族、马拉雅兰族、奥里雅族和阿萨姆族。此外,还有五百多个表列部落。它们属于印度的少数民族。 根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计算,印度斯坦族人口约为3亿,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0%,系印度人数最多的民族。该民族主要分布于恒河中上游的印地语地区和印度斯坦语地区,如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该民族绝大多数人信奉印度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耆那教等。

  他们主要操印地语,大体可以分为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阿里尔人、查特人、洛蒂人、马利人、卡狄贡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达尔人等。后者有邦多人、科尔巴人、白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尔人等。高尔人又有不少支派,如帕特人、牟利亚人、高亚人、波尔伽人、波罗坦人、波尔海亚人、拉吉衮德人、拉吉牟利亚人等。可见,印度斯坦族是一个总的称谓。上述各色人等的存在,保留了远古部落生活的信息,说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还没有达到高度统一的程度。

  孟加拉族也是次大陆最大的民族之一,人口约2亿。孟加拉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孟加拉人有所记述。该民族属欧罗巴人种。一般前额较宽,眼窝较深,肤色浅黑,身材中等。孟加拉人文化发达,热情好客,善于交流,酷爱音乐。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省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孟加拉属印度,东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孟加拉族也被一分为二,分别居留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东巴基斯坦。后者于1971年独立,成为孟加拉国。居住在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人口约为1.2亿;居住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族人数约80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8%,主要信奉印度教。孟加拉族人操孟加拉语。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就主要用孟加拉语写作,从而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重要也最有影响的语言之一。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旅印期间所创作的名画《愚公移山》以孟加拉人为模特儿绘制,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泰卢固族又称安得拉人。人口约75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7.5%。主要分布在南印度的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杜邦的部分地区。在印度两大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他们被称为达罗毗荼人。在阿育王石柱铭文中,就曾提及安得拉人。《爱达罗氏梵书》说他们是众友仙人的后裔。他们是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的混血种。最早的安得拉人,可能是脱离本族加入达罗毗荼族的雅利安人,或是同雅利安人混合后脱离了本族的达罗毗荼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绘安得拉人时说:他们“貌篮黑,性猛烈,好学艺”。今天的安得拉人中,除了少数土著人依然保留着原来的纯正血统外,多为混血种。其外貌兼有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种的特点,肤色偏黑。绝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他们操泰卢固语。

  马拉提族又称马拉塔人。人口约90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9%。主要分布在西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此外在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也有少量分布。该民族属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后又融入古贾尔人和拉贾斯坦人的成分。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绘马拉提人时说:“其形伟大,其性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复,人或凌辱,殉命以仇,窘急投兮,忘身以济。”泰戈尔在《故事诗》中曾经歌颂其英勇反抗莫卧儿王朝的民族英雄西瓦吉。该民族操马拉提语。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耆那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

  泰米尔族系印度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五千年独立发展的文明史,主要分布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邦,人口约62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6%。他们在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也有少量分布。泰米尔族还是斯里兰卡的第二大民族,人口约340万,约占该国人口总数的18%,系从印度移入。此外,在马来西亚等国尚有数百万泰米尔人。该民族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身材较矮,肤色较黑,多数信仰印度教,文化发达,善于航海,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畜牧业。该民族操泰米尔语。泰米尔人在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也有少量分布。

  比哈尔族人口约80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8%。主要分布在北印度比哈尔邦及邻近的一些邦,属雅利安人种,但也融入了达罗毗荼人的特征。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些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该民族操比哈尔语。

  拉贾斯坦族人口约56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5.5%。主要分布在北印度拉贾斯坦邦,此外在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安得拉邦也有分布。该民族操拉贾斯坦语。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和耆那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也有人从事商业。手工业比较发达。古吉拉特族人口约50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4.9%。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此外在其他邻邦也有分布。该民族兼有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种的特征。他们操古吉拉特语。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耆那教和基督教,主要从事农业及工商业。

  旁遮普族也是印度次大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约8500万,属欧罗巴人种,为雅利安人后裔。1947年印巴分治后,旁遮普省被分为东西两部分,穆斯林占多数的西旁遮普划归巴基斯坦,东旁遮普则划归印度。印度旁遮普族人口约24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2.4%,主要居住在旁遮普邦,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或锡克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巴基斯坦的旁遮普族人数约为6000万,居住在旁遮普省,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该民族操旁遮普语、印地语或乌尔都语。旁遮普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辈出,且有尚武传统。泰戈尔在《故事诗》中热情歌颂了锡克教徒在反抗异族入侵时慷慨赴义的牺牲精神。

  坎纳达族人口约50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5%,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卡纳塔克邦,系达罗毗荼人后裔。该民族操坎纳达语。他们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

  马拉雅兰族人口约30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1%。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喀拉拉邦,系达罗毗荼人后裔,操马拉雅兰语。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或基督教,主要从事农业及渔业。奥里雅族人口约35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5%,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属原始达罗毗荼人与雅利安人的混血后裔,肤色较黑,操奥里雅语。他们多数信仰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主要从事农业。

  阿萨姆族人口约2500万,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2.5%,主要分布在阿萨姆邦,属蒙古人种,肤色发黄。该民族操阿萨姆语,多数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除了以上人口均在千万以上的主要民族外,印度还有许多散布在全国各地的部落。根据最新统计资料,印度大大小小的表列部落达565个。人口总数约8000万,占印度人口总数的8 9/6。他们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一些印度语言中用以指称部落的词如。di的含义就是“原住民”或“土著”。从人种上讲,部落民或属尼格罗人种,或属蒙古人种,或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尼格罗人种仅存在于为数不多的部落之中,如南印度的卡达尔人、伊鲁拉人、帕尼衍人以及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等部落。蒙古人种则广布于印度的北部和东北部。部落民的主体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分布于印度中部和西部。大多数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或匿深山,或藏密林,或栖海岛,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和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大部分部落都有自己的头人和长老会,以解决纠纷,指导生产。各个部落人数相差也十分悬殊。大的部落人口可达百万人之众,小的仅为数百人乃至更少。在印度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

  中,这些部落保留了自己的传统地域和传统生活方式。某些部落可能是印度次大陆最古老的民族群体。

  一部分落民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他们分布在东北部的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地区、阿鲁纳恰尔邦、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中部北方邦的德赖(Terai,印地语,意为湿地)地区和比哈尔邦,以及西北部的喜马偕尔邦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

  大约55%的部落民生活在印度中部地区,分布在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和中央邦。大约26%的部落民生活在印度西部地区,分布在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果阿邦以及达德拉和纳加尔哈维利中央直辖区。大约1/6的部落民生活在印度南部地区,分布在安得拉邦、泰米尔纳杜邦、卡纳塔克邦及喀拉拉邦。13%的部落民生活在位于孟加拉湾中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中央直辖区以及位于阿拉伯海中的拉克沙德韦普群岛中央直辖区。

  部落民所在栖息地和所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经济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为他们经济生活的显著特点。大部分部落民生活在森林里,用简单的工具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他们靠采集可食用的根、果、菜、花、蜜和捕捉游鱼、飞禽、走兽维持生活。所捕猎物包括鸽子、猴子、兔子、野猪等。一些农业部落也严重依赖森林谋生。部落的所有成员几乎都从事生产活动。例如,在中央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比尔人部落中,男子负责耕耘采集,女子拾柴煮饭,儿童照料弟妹和牛羊。部落民在建房犁田等需要人手的生产活动中相互帮工。除依靠狩猎和农业为生的部落外,还有一些部落民从事手工艺生产,如编织筐篮,打造工具,烧制陶器等;有一些部落从事放牧,养牛取奶;有一些部落从事民间艺术活动,靠走江湖为生,或耍蛇,或歌舞,或演杂技,或变把戏;有一些部落靠出卖劳力生活,在附近或外地的茶园或矿山打工;还有一些部落从事商业活动,如北方邦的一些部落民就靠与中国西藏地区进行边境贸易谋生。一般来说,部落民所处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他们的生产力水平也十分低下。

  部落民大多保持着较为原始的文明、制度、风俗和信仰。其宗教体系基本属于图腾崇拜和泛灵论的范畴。在婚姻方面,大部分部落实行一夫一妻制,而且夫妻关系十分稳定。在有些部落,也可以离婚和再婚。也有些部落实行多配偶制。例如,喜马拉雅山区的那加人部落以及中印度和南印度的一些部落便实行一夫多妻制。在喜马拉雅山区以及南印度,有极少数部落实行一妻多夫制。

  例如,在台拉登的卡萨人部落中,虽然现在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但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一家兄弟共娶一妻的习惯。长兄结婚时,他的妻子也被当成自己弟弟的妻子。这种婚姻制度,在远古时代可能就已经存在。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有些部落实行抢婚,但要在事先协商和安排好,还有些部落实行买卖婚姻。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印度的部落民都属于弱势群体。独立以来,为了改善他们的处境和保护他们的利益,印度政府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印度宪法将这些部落划为表列部落,予以专门保护,并拨付资金助其发展。随着印度社会的前进,部落民的生活方式不能不受到影响乃至冲击。例如,有些部落民到种植园做工,势必要接触现代社会。这样一来,他们或是被同化,或是走向进步。也许,在印度社会发展起来之后,这些残存的部落可能走出与世隔绝的状态,最终消融在大一统的民族社会之中。

  同世界上的所有文明古国一样,印度也是在部落融合成为社会之后才建立国家的。印度历史上最初的国家大约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出现在恒河流域,但它们都不太大。公元前7世纪至前4世纪为古印度的列国时代。公元前321年,摩揭陀帝国的孔雀王朝首次统一北印度。随后的几个王朝,都没有取得孔雀王朝那样辽阔的版图。笈多王朝之后,印度再次陷入分裂。玄奘在公元7世纪游学印度时,足迹遍及五印度。他的《大唐西域记》所记当时国家的数目达138个。即使在莫卧儿王朝和英属印度时期,印度也只是相对统一,各地大小土邦为数众多。可以说,古代印度大部分时间处于小国林立的分裂状态。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一篇关于历史的文章中说过,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这一论断反映了历史事实。

  印度诸语言中称印度为“婆罗多”。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及《莲花往世书》中。《摩诃婆罗多》中著名插话之一《沙恭达罗》,讲述国王豆扇陀与净修林仙人义女沙恭达罗的爱情故事。他们生有一子,名婆罗多。婆罗多长大后成为转轮王。他的后代被称为婆罗多族。因此,印度诸语言又名印度为Bharatavat-sa,意思是婆罗多子孙之国或婆罗多族之国。沙恭达罗的故事后经笈多王朝时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改编为剧本而传遍印度乃至全世界。这似乎就是印度语言中国名“婆罗多”称谓的来源。印度古人亦称印度次大陆为瞻部洲(JambudVipa),佛经及《西游记》中提到的南瞻部洲即指称或包括此地。

  至于印度的英文名称,则源于印度河。印度人将这一民族文明的摇篮称为Sindhu(本义为河流,中国古代音译为“身毒”等)。但印度的近邻波斯人在说Sindhu时对其首字母s存在发音困难,遂将其讹变为}lindu;而}lindu一词因字母H弱化乃至失音,再变而为Indu。印度的名声因波斯人而传入希腊,希腊人遂以印度西部的这条河流指称整个印度地区。他们又将Hindu或Indu讹变为Indus。现在,Indus成了西方语言对印度河的通用名称。中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后,又依波斯语称印度为Tindustan(印度斯坦),意思是“印度人生活的地方”或“印度国”。同理,他们将印度教徒称为Tindus。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度后,称印度教为Linduism,称印度为India。India显然是从Indus演变而来的。

  中国人至少在西汉时期已经知道印度之名。《史记·大宛列传》载:“其(大夏)东南有身毒国。(张)骞日:‘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日:“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引文中所谓大夏为中亚古国,《史记正义》释大水为河,则此河显系印度河。《史记》之后,《汉书》与《后汉书》等史籍对印度均有记载。东汉时,月氏居大夏故地。《后汉书·西域传》写道:“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同,而卑湿暑热。其国临大水,乘象而战。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屠道,不杀伐,遂以成俗。”《后汉书·西域传》与《史记·大宛列传》有重复之处,但也增添了一些内容。“修浮屠道”指信仰佛教,而“不杀伐”正是佛教等印度宗教的基本教义。除了“身毒”、“天竺”之外,中国古人对印度尚有贤豆、忻都、欣都思、捐毒、印毒、印都、哂度等众多称谓。显然,它们基本是Sindhu的音译,只是不同时代不同译者选用了不同的汉字,但在读音上还是十分接近的。因此,初唐训诂学家颜师古云:“捐毒即身毒,身毒则天竺也,塞种即释种也,盖语音有轻重也。”然而,这些译名用字大多缺乏美感。随着对印度了解的增多,玄奘认识到了中文译名的混乱。所以,他在《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释名》中说:“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日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从张骞通西域到玄奘万里求法,中国人经历了七百余年才最终确立了印度的译名。一名之立,诚非易事。

  印度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史前至公元10世纪为古代文明阶段,公元10世纪至17世纪为中世文明阶段,17世纪至今为近现代文明阶段。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穆斯林开始入侵印度次大陆,包括佛教在内的印度古代文明开始衰落,但穆斯林在印度的推进也使印度文明呈现出新的面貌。公元10世纪后,穆斯林入侵频繁,对印度的影响明显加大。13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建立,穆斯林在印度的统治开始。17世纪,盛极一时的莫卧儿王朝由于自身没落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而衰微。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印度基本处于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古老的印度文明受到西方文明的掠夺、欺凌与冲击。印度的有识之士开始自觉学习和了解西方文明,反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弊端。印度人的现代意识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印度社会开始从保守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艰难跋涉,并最终在20世纪40年代,以非暴力手段战胜殖民主义,赢得民族独立。印度文明的这三个阶段,均有其各自的鲜明特点和非凡成就。

  印度文明的古代阶段是其发祥、孕育并臻于成熟与全盛的阶段。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在印度生活,并留下史前文明的种种遗迹。考古学家在北方旁遮普地区梭安河谷曾经发现大量用鹅卵石敲制的工具。与此同时,在印度南方马德拉斯地区,原始人类已经能够制造石斧之类的工具。与梭安文化相比,马德拉斯文化似乎更为先进一些。大约一万年前,在印度河平原的西缘,已经出现印度最早的村庄。随后,外来移民纷至沓来。他们或携带货物寻求商贸机会,或统辖军队以图占领土地;游牧部落驱赶着牲畜寻找肥美的水草,农耕部落则挈妇将雏寻找宜农土地与栖身之所。他们渡过印度河,不断向东向南推进。到公元前3500年时,农业文明已经遍布整个印度河平原。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500年期间,许多村落在印度河中下游流域涌现。农业文明的发展虽然以自给自足为动力和特点,但也与外部文明如两河流域文明等建立了联系。

  印度河流域农业和原始文化的发展,为随后出现的印度河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三干纪中叶,在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地域辽阔且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其所占面积大致与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当。这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城市街道宽阔,住房设施完备。妇女已经知道使用口红等化妆品和首饰。印章得到广泛使用,青铜雕像也已出现。更重要的是,人们已经结束结绳记事的时代,开始创造并使用文字。这些文字主要保存在大量印章上。虽然世界各地古文字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这些文字的意义迄今尚未能够破解。有人认为,这些文字很可能是现在南印度广泛使用的达罗毗荼诸语言的早期书写形式。在今天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界地带,依然有25万人讲属于达罗毗荼语系的布拉灰语。这或许是印度河文明语言的孑遗。中国有学者甚至认为印度河文明时期的文字可能与彝族语言存在联系。目前看来,这种说法还只能是一种假设。至于在度量衡方面,则已经出现二进法和十进法两种。印度河文明曾经一方面沿着印度西海岸向南印度扩展,另一方面沿陆路往东向恒河流域推进。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起,印度河文明在二三百年之间冰消瓦解。原因何在,众说纷纭。近年来,不少学者似乎更倾向于过度开发说、自然灾害说与生态演变说。印度河文明虽然由盛而亡,但毕竟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它的若干特征,也为后来者所继承。

  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随着雅利安人的到来,北印度进入吠陀时代。印度古代文明的又一辉煌篇章由此展开。雅利安人属于游牧部落,他们的活动加速了印度河流域原本半干旱地带的荒漠化进程。后他们继续向东,进入恒河流域。印度文明的中心随之从印度河畔逐渐转移到恒河之滨,确切地说是恒河与亚穆纳河之间的平原地带。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之后,于数百年间逐渐使自己的雅利安文化与达罗毗荼文化融合起来。印度教的前身吠陀教就在此时诞生。公元前1500一前1000年左右出现的梵文经典《梨俱吠陀》,是吠陀教产生的标志。它是印度历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献,被认为是印度文学和哲学的源头。印度社会特有的种姓制度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吠陀文明即雅利安文明由此兴起,为日后印度教的发展和印度文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7世纪至前4世纪,从喜马拉雅山南麓至半岛边缘地带的这一辽阔区域处于不同国家的统治之下。史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列国时期。它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大致重合,特点相似。北印度的16个强国彼此对立,互相攻伐,不断争雄。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是摩揭陀,此外还有许多蕞尔小国。这一时期是印度社会发生剧变的时期。公元前6世纪时,印度社会出现了类似我国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家并起,异说纷呈。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应运而生,形成印度文化史上灿烂的一章。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是这场思想文化较量的产物。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我国儒家创始人孔子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印度与中国同时出现思想巨人既非巧合,也非偶然。这一事实说明,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大体相当。由于政治、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许多城市在广阔的恒河平原崛起。其中一些一直存留到现在,历经沧桑成了历史名城。公元前4世纪时,印度富庶的名声传到欧洲。觊觎东方财富的亚历山大大帝挥师东征“古老而腐朽”的亚洲,饮马印度河边,但却不敢贸然进犯恒河流域军事实力强大的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亚历山大虽然很快退出了印度,但一些希腊人却留在了旁遮普及西北边境。他们带来的希腊文化对印度西北部十六国之一的犍陀罗的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佛像带有明显的希腊化风格,只是到了后期才印度化。然而,这毕竟是印度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接触与交流。公元前321年,在亚历山大撤离印度河之后不久,月护王建立孔雀王朝,统一了北印度。

  到阿育王时代,孔雀帝国国力强盛,领土几乎囊括整个次大陆,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帝国。阿育王在征服位于今奥里萨邦的羯陵伽国后,面对众多涂炭的生灵油然而萌恻隐之心,于是幡然悔悟,放下屠刀,皈依佛法,施行仁政,成为一代开明君主。他对于佛教在印度本土和国外的传播功勋卓著。他又在全国各地以摩崖或石柱刊布诏书,其铭文为研究当时印度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这些铭文大多是用俗语写成的,以使当时的普通百姓能够领会王命;在印度西北边境发现的铭文则用希腊文写成。阿育王石柱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其柱头则是石雕艺术精品。阿育王死后半个世纪,孔雀帝国土崩瓦解。与贾谊《过秦论》将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归结于。“仁义不施”相反,印度有学者将阿育王的仁政当作孔雀帝国覆亡的根源。印度著名历史学家罗米拉·塔帕则认为,孔雀王朝所以覆灭,原因在于阿育王的后继者无力供养帝国庞大的官僚体系与军队。笈多王朝统治时期是印度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里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一个相当于我国唐朝的盛世,但在时间上早了几百年。笈多帝国的疆域与孔雀王朝大体相同,仍然以北印度恒河流域为政治中心。在位近四十年的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期间,为笈多王朝的鼎盛时期。当时印度与阿拉伯、东南亚以及我国的贸易规模相当可观。国王本人主张宗教宽容,同时热衷赞助文学艺术。

  印度古代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生活在这一时代。举世闻名的文化瑰宝阿旃陀石窟中的一些最精美的壁画也创作于这一时期。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我国东晋高僧法显西行求法,称当时的印度“民人富盛,竞行仁义”。然而,这一强大的王朝却由于Ⅱ厌哒等外来民族的频繁入侵而最终倾覆,印度再度分裂为许多大小不等的王国。其中一些王朝,如南印度的朱罗王朝等,在印度教宗教艺术的发展上颇多贡献。印度中世文明阶段的前期是以阿拉伯与中亚的穆斯林侵入印度并建立政权为标志的。印度内部的分裂、战乱和财富吸引了入侵者。从总体上说,印度古典文明由此开始衰落。阿拉伯人在712年到达信德。中亚穆斯林伽色尼王朝在963年建立以后,东向打败了印度的萨希王朝。进入11世纪,其苏丹马茂德17次侵印,大肆掠夺粮食与寺庙财产,以支撑其在中亚的战事。虽然遭到各种英勇的抵抗,穆斯林入侵者却几乎每战必胜。马茂德的接连胜利大大削弱了印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挫折了印度人抵御外敌的信心,为随后穆斯林的长驱直入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印度教和佛教也不断遭受沉重打击。玄奘与义净曾经留学的印度佛教中。L-那烂陀寺在12世纪被入侵的穆斯林焚毁。侵略者以反对偶像崇拜为名凿毁印度教神庙中的人物雕刻,并以暴力和经济手段迫使印度人改宗伊斯兰教。到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趋于消亡。梵语及其文学也逐渐被新兴的地方俗语和俗语文学所取代。

  随后入侵的穆斯林不但在印度定居下来,而且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先后以德里为首都建立了5个伊斯兰教王朝,并最终建立了强大的莫I~I,JL,帝国。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中期,印度国力臻于鼎盛,堪与我国康乾盛世媲美,其版图最大时囊括了除半岛南端之外的整个次大陆。

  莫朝的几代帝王都醉心于建筑。他们在印度建造了大量宏伟的城堡、清真寺和陵墓。阿格拉城堡、德里红堡、德里大清真寺、胡马雍墓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物。蜚声世界的泰姬陵则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也最为瑰奇的建筑。这些石造建筑经历数百年风雨仍IE{巍然屹立,成为这一王朝永恒的纪念碑,向人们述说着当时印度雄厚的国力和人民的创造精神。莫卧儿皇帝还在克什米尔修建了一批精美的花园,以供自己避暑之用。莫卧儿时期的细密画也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印度近现代文明时期虽然始于17世纪中叶英国人着手建立殖民政权之时,但西方殖民者早在15世纪末期就开始叩击印度的门户了。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船队经好望角抵达印度西海岸。当时正在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等西方列强纷纷把贪婪的目光转向印度。17世纪时,荷兰阿姆斯特丹股市的波动,已经与从印度返航的货船是否平安到港息息相关。英国人最初到印度的主要目的是开展贸易,18世纪中叶以后转为直接剥削。他们在印度建立的三大海港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新的中心。到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使之完全沦为自己的殖民地。英国在奴役与剥削印度人民的同时,也将西方文明传入印度。印度教的一些陋俗如寡妇殉夫的萨蒂制被明令废除。从19世纪中叶起,铁路与工业使印度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特别是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推行英语教育对印度社会进步产生了明显而长远的影响。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下,印度传统文化开始发生变易。印度学者P·C·甘古利认为,“印度十九世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中世纪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迅速转变”。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最终导致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崩溃。

  独立以来,印度文明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今天,在印度加速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之时,印度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明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印度社会和印度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美国高盛公司最近的预测,在今后的半个世纪中,印度经济将一直保持5~6%的增长率。到2050年时,印度的人均收入将是目前的35倍。届时,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印度将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显然,作为一个整体,古代印度文明的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同时,它也是后来印度文明的根基。印度近现代文明是其古代文明的继续。这是一个印度文明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了解这一阶段印度文明的演变,对于我们了解今日的印度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文明最显著的特色是它的宗教性。印度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过多种宗教,其中以印度教最为古老、正统,对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也最广泛而深刻。多种宗教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是造成印度文化浓郁宗教性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宗教文化一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在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印度教丰赡的典籍和神话令人赞叹,它巍峨的神庙和精美的雕刻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卷帙浩繁的佛教三藏典籍本身就是一个光彩四射的思想文化宝库。印度佛教雕刻、绘画和建筑蔚为壮观,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印度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达到了建筑艺术的顶峰。印度文化所涉及的种种方面,如文学、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民俗等,无不渗透着强烈的宗教性,而宗教性则把崇高、壮丽、灿烂和精美赋予了所有这些文化形式。

  印度文明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它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先后来到印度的不同种族与民族造成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印度还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这些语言可以划分为4个语系,占世界语系总数的四分之一。印度目前使用的主要语言有18种之多,其中13种属于印欧语系,4种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虽然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印度联邦的官方语言,但后者才是印度实际通用的语言。一言以蔽之,操不同语言并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使印度文明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印度文明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每次外来民族的入侵,都给印度文明带来新的成分。它们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使之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与此同时,外来民族也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印度民族所同化。此外,印度文明虽然呈现出引人瞩目的多样性,但也具有明显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体现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也体现为鲜明的地域特色。

  近代以来,印度文明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首先,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这一历史进程始于19世纪中叶。在文学创作中,泰戈尔早就认识到宗教题材的局限性和与现实世 界的脱节。他的短篇小说和中长篇小说就不再具有宗教特色。他的部分诗歌虽然在形式上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实质上已全然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宗教诗歌。印度独立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把世俗主义作为建国的重要方针之一,旨在遏制教派冲突和国家政治宗教化。这一方针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印度文明的走向。今日,现实主义以及各种现代流派已经成为印度文学艺术的主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昌明,印度文明表现出来的现代性和世俗性已经十分明显。与那些政教合一或政治宗教化的国家相比,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成就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珍视民族传统。印度社会没有经历过带有激进色彩的新文化运动,更不曾发生过像我国“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浩劫,因此,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相当平稳,传统文化没有遭到人为的禁锢和破坏。印度人十分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例如,为了保护遍地文物古迹的历史名城德里,印度人将它整体保留下来。当年的决策者在德里之南辟荒另建新都(即新德里)的远见卓识令人钦佩。他们完整地保留了一座古都,也就完整地保存了珍贵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奉行拿来主义。印度文明从来就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如果说印度在殖民地时代曾经被迫接受西方文化,那么现在的印度可以说是在积极吸收世界上的所有先进文化,用以丰富并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本来,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联系就十分密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又向世界敞开了自己的大门。可以说,当代印度人的心态是相当开放的,也是善于学习的。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都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著并用英语工作。在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方面,印度人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印度软件业的崛起,既得益于印度人的数理逻辑能力,也得益于他们的英语能力。

  印度文明在世界上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印度文明在近代的衰落不过是一时的历史现象。随着印度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印度文明终将大放异彩。尽管印度人在种族和语言等方面与西方存在亲缘关系,尽管印度文明会继续大量吸收西方文明的营养,但印度文明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价值体系。印度文明的变化只能是自身的一种嬗变。它既不会抛弃传统,也不会因循守旧。它植根历史,面向现实,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中,正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责编:曹振海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