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普通技术工人王洪军不久前获得了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2006年国内汽车行业惟一的一项珍贵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同时,王洪军也成为了建国以来工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第一人。
王师傅个子不高、言语朴实,在十多年的工作中,他根据各种车型车身结构特点,先后制造了40多种、2000多件专用工具。2006年,随着《王洪军轿车返修调整方法》一书的出版,轿车车身维修有了新的权威教材,同时王洪军的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空白。绝活展示:在一辆车门受损出现凹坑的轿车旁,王洪军拿出了自己改装过的修理工具,又是小锤敲敲打打,又是用工具吸拉凹坑,几分钟过后,处理完毕。受损的轿车门恢复如新,真不愧是领军国内外的行业高手。
他先后制造了40多种、2000多件专用工具。利用他所研制的不破坏漆面的返修工具和修复法,光在2005年就修复其所在公司被冰雹砸坏商品车辆6000多台,为公司节约资金200多万元。2006年,随着《王洪军轿车返修调整方法》一书的出版,汽车维修有了新的权威教材。王洪军说,“过去我们工人的传统美德是‘任劳任怨’,现在除了‘任劳任怨’,我们公司特别强调要做一名知识型工人。”
“以前我们常说‘做革命的螺丝钉’,这话有它的道理。不过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更需要有理想、有头脑、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意识的‘螺丝钉’,无论是科学家、工程师,还是普通工人或农民。这样的人才多起来,创新型国家就有希望。”
“我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获奖,就是想把本职工作做好,遇到问题把它解决。”王洪军坦言,“虽说工人在文化程度上没有研究生、大学生那么高深,但是对本岗位工作是最清楚的。怎么干效率最高,怎么干不造成浪费,怎么干能提高质量,岗位工人心里最有数。只要努力去做,肯定能干出好成绩。”
王师傅的话语虽然简单、朴实,但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就使知识工人的力量!
责编:常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