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毒是边防缉毒缉私斗争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贩毒手段的不断更新,对缉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警犬搜毒是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是人体搜毒还仅仅是2003年以后的事。
姜喜才,1981年出生,山东威海人,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训练员。他入伍后第三年,也就是2003年2月,在基地领导的带领下,率先尝试“人体搜毒”技术攻关,改变了以往警犬只能对车体、室内、箱包进行搜毒的状况,不给犯罪分子任何可乘之机。
人体搜毒面对等是具有思维意识的个体的人,不仅毒品藏匿隐蔽,而且具有应变不同反应的能力;这不仅需要警犬对毒品气味形成强烈的兴奋性反射,适应各种复杂的现场和抗干扰能力,而且还要及时果断的作出示警方式。训导员更要冷静、果断,正确指挥警犬,以免警犬造成意外伤害和错误反映。在训练和实战中,经常会遇到被搜索的对象不配合,经常变换反侦查手段,或者警犬做出反应后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攻击,给侦破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些对警犬和训导员都是极强的考验。
要控制好警犬,利用口令、手势等进行指挥犬搜索藏匿人体各部位的各种毒品,果断做出示警方式,不能让犬咬伤嫌疑人,并抗击各种干扰,犬对训导员要绝对的服从。在毒品数量上仅仅几克都能做出反应。
德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搜毒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人体搜毒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为拓宽我国警犬使用领域,2003年2月,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率先使用昆明犬、德国牧羊犬进行人体搜毒训练,经过不断探索,现在已发展成史宾格、拉布拉多、德国牧羊犬等多品种的搜毒技术,以适应不同环境的实战需要。
责编: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