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
——关于甘肃省西、礼两县传统乞巧节的调查报告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6日 14:05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乞巧节的风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全国各地都曾有流传。但如今,大多数地区这一节日风俗已经淡化,有的也只是在七夕之夜有一些简单的祭拜与乞巧活动。但西和县的这一传统风俗则不然,它的活动从古代传承至今,依然是那样纯朴、热闹、有趣,其活动不但从农历六月三十晚延续到七月初七晚,长达七天八夜,还有一整套的规矩和仪式。

    柯 杨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乞巧节这一风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历史上曾广为流传。但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剧转化的今天,这一风俗在大多数地区已经明显淡化,有的也只是在七夕之夜有一些祭拜织女星和女孩子们的乞巧活动。然而,甘肃省东南部西和县与礼县的这一传统节日风俗却保存得相当完整,并在继续大规模传承,其节日延续时间之长,流传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在全国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可称得上是“华夏第一”。

    我曾两度赴西和县对当地乞巧节进行调研,对其流传地区、历史渊源、节日程序、活动内容及有关仪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介绍给大家,以便引起更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并对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一、地理文化背景

    西和县与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西汉水的上游。两县相邻,均属陇南市管辖。就西和县而言,其面积1861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14乡,384个村委会和10个小区居委会,总人口39万,其中农业人口37万。虽有少量回、蒙、藏、维、满、土等族散居,但仅占全县人口的0.06%。所以,西和县乃是以汉族为主的农业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692米,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493毫米,年平均气温为9.6℃,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农产品除小麦、玉米、马铃薯、荞麦、云豆、胡麻、油菜籽等之外,还盛产中草药,2004年该县被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

    西、礼两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遍及西汉水及漾水河流域,两县相接壤的河谷地带是秦人的发祥地,礼县大堡子山的秦先公先王墓曾出土了大量国宝级文物。两县传统的乞巧节活动,主要流传在西和县的长道、何坝、十里、汉源、赵五、西峪、姜席、苏合、芦河、兴隆、稍峪、石堡等十二个乡镇和礼县的盐官、祁山、永兴、红河、宽川、马河、城关、石桥等八个乡镇。两县参与乞巧节活动的人数多达40万人以上,可说是秦文化在民间传统节日习俗中的集中体现和传承。

    二、历史渊源

    考古发掘、古代文献记载和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这三个方面,始终是研究上古史的重要资料来源。我国古代的星名,有一部分是以部落领袖、民族始祖、发明创造者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的。“织女”和“牵牛”这两个星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当属《诗经·小雅·大东》中的一段文字:“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次,就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据《汉书·武帝纪》载,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曾在长安“发谪吏穿昆明池”。他为了象征天河,还令工匠在昆明池畔刻立了石制的牛郎、织女。此事汉代诗赋家多有吟咏,如班固的《西都赋》中说:“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张衡在其《西京赋》中也写道:“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址,……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蒙汜。”以上史料说明,把天上的星辰拟人化为牵牛织女,早在先秦和西汉就出现了。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日书”类中,有两支竹简提到了牵牛、织女。第115简云:“戊申、己丑,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第3简背面云:“戊申、己丑,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这两处记载都说牵牛打算娶织女为妻而未能成功。六朝人(佚名)所撰《三辅黄图》中说,秦统一天下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则说明当时秦人传说中已隐约把牵牛、织女说成夫妻。至于不但暗示牛、女为夫妻,并且提出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相会一次的这一情节,则最早出现在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七月》中,其中说:“七日……作干糗,采葸耳,食酒脯时果,散香粉于庭上,祈请于河鼓、织女。”(《玉台新咏》中《东飞伯劳歌》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河鼓”乃“黄姑”之音转,即牵牛星。)《文选·洛神赋》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同会。”这就十分明确地说他俩是夫妻了。后来诸多典籍、方志和历代文人诗歌、小说、散文创作中,大都依据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其加以渲染、丰富和扩展,成为一个脍灸人口的、更具人情味的爱情悲剧故事。那么,天鹰星座的一大两小的牵牛星,和天琴星座中最亮的织女星这两个星名是从何而来的呢?古典文献中的有关记载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是秦人的先祖,是秦部落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关键人物。其母女修,作为秦部落的女酋长,以纺织闻名,这正是织女星的原型。《山海经·大荒东经》曰:“有人曰王亥,……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而《世本·作篇》则说:“胲(即王亥)作服牛。”(“仆牛”是指已驯养好了可以使役的牛群;而“服牛”则是指善于驯养和使役牛的人。)殷商时期的王亥,以善于驯化和使役牛而闻名,他极有可能是“牵牛”这个星名的原型。

    我在前面提到,西和、礼县一带是秦人的发祥地,当地的乞巧节,乃是古老的秦文化在民间节日习俗中的传承,其理由有二:一是作为秦人祖先的女修,因以“织”闻名,受到当地人民普遍而持久的崇拜,被尊称为“巧娘娘”(娘娘音nia nia,母亲的意思。当地姑娘们在唱“娘娘”这两个字时,多数发nia nia 的音),而乞巧节在广大农村 里也被称为“巧娘娘节”。如今姑娘们在唱“乞巧歌”的时候,每段唱词末尾都要高唱“巧娘娘,驾云来,我把巧娘娘请下凡”这两句副歌。当地乞巧节的传承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规模,就在于它是祖先崇拜和星辰崇拜(属自然崇拜性质)两结合的产物。二是许多古籍和古人诗词中之所以把分隔牵牛、织女两个星辰的天河称为“汉”、“天汉”、“银汉”、“云汉”,则与秦人发祥地的主要河流汉水有关。《尚书·禹贡》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汉语大字典》缩印本336页“嶓”字条释曰:“嶓,嶓冢山的简称。山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礼县之间。”又726页“漾”字条下,吸收了清人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地指出:“漾,古水名。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起初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即折而东流为汉水,后略阳东水道中断,或以为六朝时地震所致,水流直南为嘉陵江,至四川重庆注入长江。”)这就是说,发源于甘肃,如今被人们称为西汉水的这条河,当初就叫汉水,甚至迟至民国22年8月出版的,由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编纂的《中国分省新图》上,仍标注为“汉水”。它流经甘肃的礼县、西和、成县、康县而在陕南的略阳附近汇入嘉陵江,与发源于陕西宁羌、流经湖北汇入长江的汉江有别。在古代秦人的心目中,既然女修在远古时代曾居于汉水之滨,当她被尊崇为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之后,她身边的天河也应称为“汉”,这样才符合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这就是古人通过联想,把天河称为“汉”、“天汉”、“银汉”、“云汉”并得到后世人们认同的原因。

    三、西、礼两县乞巧节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乞巧节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村民们都要在乞巧节前的一、两个月内,紧张而有序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中,主要有选址、联络、筹资、置装、练习歌舞、生巧芽、制巧或请巧等项。由于乞巧节时巧娘娘的纸扎像要安座于某一户人家里(被称为“坐巧”),于是,事先确定在谁家“坐巧”,就显得十分重要。选择坐巧人家的条件主要有:家中有适龄姑娘参加乞巧;房屋院落宽敞,便于活动;大人好客而不怕麻烦;位置适中便于往来等。相传在家中坐巧能使多年不育的妇女怀胎生子,故有此期盼的人家往往主动要求能成为“坐巧”之家。但有的村子“坐巧”人家也不易确定,那些主动出面组织活动的青年妇女或大龄姑娘,不得不往来奔波,上门动员,托人求情,直到把“坐巧”人家确定下来为止。

    地址选好了,紧接着就是联络、动员参与者,大多数姑娘经过联络,会很快报名,因为按传统习俗,谁不参加将会招来非议。至于资金的筹措,一般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实物、现金均可,家庭富裕一些的都会超出标准交纳,而确实因贫穷交纳不起的,亦可不交,人们也不会说三道四。

    由于在乞巧节的每个程序和仪式中都要“唱巧”,载歌载舞。因此在每年六月中旬开始都要练歌习舞,以便统一唱词和舞步。除了要练传统的曲调和舞步之外,女学生们还把从学校学来的时尚歌舞也加以练习,以便使相互拜巧时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乞巧节的歌舞是姑娘们的集体活动,为展现她们的靓丽风采,都要统一置装(或购买,或统一制作)。我在西和县汉源镇、长道镇等地见到的节日盛妆,虽不豪华,但却相当时尚,大多为传统女孩服装的改进型,十分好看。

    生巧芽的时间多在六月二十日前后,所用种子各村镇并不统一,以小豌豆、扁豆、玉米、小麦居多。这项准备工作,大都由女孩们的母亲来操办。经过半月多的培育,巧芽长到七寸至一尺,以茎白、叶绿、整齐为佳,这才符合七月初七晚上“照瓣卜巧”的需要。

    准备工作的最后一项是“造巧”或“请巧”。巧娘娘的纸扎像过去多由妇女们自己动手制作。先将棉花用白纸或白绸包裹成椭圆形,描绘五官,施以颜色做成头像,加上头发和头饰,再用五色纸制作衣裙,这叫“造巧”。现在大部分村子直接交付现金在纸活铺订做或购买,称为“请巧”。西和县漾水河流域的纸扎巧娘娘多为站像,而礼县盐官河流域的巧娘娘像多为坐像。

    四、乞巧节的程序与仪式

    (一)迎巧。迎巧的时间各乡镇并不一致,主要在六月三十日晚或七月初一上午。届时,姑娘们盛妆列队,各持燃香一支,双手合拢于胸前,一位姑娘手捧香盘走在队伍前面,其它人紧跟其后,缓步来到村外路口或乡镇的十字路口。当看到几个姑娘虔诚地抬着巧娘娘像来到时,众姑娘便牵手摆臂,齐唱迎巧歌之一: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教我绣一针,一绣桃花满树红。

    ……

    唱毕,燃放鞭炮。在前往坐巧人家的路上,则唱迎巧歌之二: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一炷香,两炷香,我把巧娘娘迎进庄。

    一根线,两根线,我把巧娘娘迎进院。

    ……

    巧娘娘像在坐巧人家堂屋供桌靠墙处安放稳妥之后,经过焚香跪拜,还要唱迎巧歌之三: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天天给我教茶饭。

    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

    ……

    至此,迎巧仪式完成。

    (二)祭巧

    巧娘娘面前的供桌上,都摆设着金属或木制祭器,一般都有香炉一个、香桶、蜡台各一对。另外,还供有水果、糕点和各种花样的面制、油炸食品,左右各摆放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这些习俗,与古代“以香花水果为供”的记述相类似。所有祭巧活动,均在堂屋内的供桌前举行。凡参与乞巧的姑娘,在整个乞巧节全过程中,都要进行两次个人祭巧活动。第一次在七月初一上午。这天早晨,姑娘们梳妆打扮毕,把早就准备好的祭品放入香盘,双手捧着前往坐巧之家。到了供桌前,按例祭祀跪拜,并默默祷告,诉说自己心愿,求巧娘娘的保佑。有的地方还有力争早去,争抢头香的习俗。第二次在初六或初七的上午,只是所捧香盘中多了一碗巧芽,家境富裕的姑娘还会盛放买来的糕点、水果等物。个人祭巧,大都单独进行,也有因家境贫寒而两三人相约共备一个香盘进行祭拜的。还有一种集体供馔祭巧的仪式,俗称“转饭”,在七夕之夜“照瓣卜巧”仪式前举行。其形式为先在院子中央置一大桌,将姑娘们共同烹制的“巧饭”或糕点水果一碟碟摆好,有两个姑娘分立院内大桌两侧,另两个姑娘分立堂屋内供桌两边,准备转递和摆置供品,其余的姑娘列队在一个手捧盛水大瓷碟、其上浮有棉花制成的一对鸳鸯的姑娘的引导下在转饭的同时,大唱转饭歌。每献一盘供品,这支队伍都要在供桌和院中大桌前来回走动一次,不到供品献完,歌声不能终止,供品献完,这个仪式也就结束了。转饭歌的歌词如:

    大姐娃转饭把香插,二姐娃转饭点黄蜡。

    三姐娃转饭三作揖,四姐娃转饭烧表纸。

    五姐娃转饭点心甜,六姐娃转饭仙桃圆。

    ……

    (三)唱巧。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过程中,最大量、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唱巧。也就是所有参与乞巧的姑娘们(甚至还有不少中老年妇女)聚集在坐巧之家,从白天到深夜,按一定程序载歌载舞,来表达夙愿,抒发情感,展现才艺。她们所唱的曲调,主要有两句调、三句调和数板调三种。两句调和三句调比较自由、流畅,不管歌词有多长,总是两句或三句为一节,最后用“巧娘娘,驾云来,(此三字或作“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这个副歌作为结束。只有在唱“送巧歌”时,其副歌的词才变为“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数板调则是按照唱巧时双脚跳跃的节拍,像说快板一样,将歌词逐步加快地说唱出来,气氛热烈、欢快。在“泼又泼”、“跳麻姐姐”等活动中都用数板调来唱。何坝镇南义村还传承一个叫《七仙女下凡》的节目,唱的是黄梅戏的曲调,据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姑娘们从电影《天仙配》中学来的。

    至于唱巧时的舞蹈动作和队形,主要有牵手摆臂式、往来穿插式、原地跳跃式和扭摆行进式等四种类型。

    (四)跳麻姐姐。

    “麻姐姐”即民间传说中麻姑的俗称。这项活动实际上是古代巫术的遗存,被认为十分神秘,且有一定的危险性。首先确定一位跳神姑娘(确定的办法有三:或梦见过自己跳麻姐姐,想到乞巧节时真正跳一回;或认为自己当年有厄运,为求吉避凶而要求跳麻姐姐;或公认神灵会在该女孩身上附体而被公推出来),并请一位有跳神经验的中年妇女来主持、指导和协助,同时还要选择两个姑娘站在两边陪跳。开始时,主跳姑娘钻到供桌下准备回答问话,桌旁许多姑娘同声问:“麻姐姐,做啥着呢?”主跳姑娘在桌下回答:“簸粮食着呢!”桌旁姑娘则用数板调齐唱:“簸东了,簸西了,簸下的粮食鸡啄了!”唱毕又问:“麻姐姐,做啥着呢?”主跳姑娘又在桌下回答:“磨面着呢!”桌旁姑娘又唱:“东磨面,西磨面,渠里无水磨不转。”如此经过多次问答后,主跳姑娘则突然钻出供桌,并拉长声调高喊:“麻姐姐的神—来—了”!于是桌旁许多姑娘开始唱《麻姐姐歌》,并开始在原地双足跳跃、双臂前后甩动,越跳越快。左右两个陪跳者如果体力不支可以换人,但主跳姑娘必须一直跳下去直到“神灵附体”。如果跳了一段时间主跳者仍然脸色不变,神志清醒,就被视为神不附体,只好作罢。而多数主跳者往往跳到一定时候脸色发白、神志晃忽、自行倒地。这时,所有姑娘马上跪地,主持妇女则焚烧黄表并祈祷说:“麻姐姐,麻姐姐,请你嘴里头莫要留言,舌底下莫要压话,给黑眼的阳人(指阳世间看不清事态的人)指一条明路……!”接着就问吉凶祸福。主跳者气喘嘘嘘,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所问,有时答非所问,使人不知所云;有时也会说出村里的一些蹊跷之事,会引起人们事后的传播和长久议论。上世纪40年代以前,“跳麻姐姐”在各村镇相当普遍,而现在多数村庄已不再进行这项活动了。

    (五)相互拜巧。

    在乞巧节期间,各村庄、街道距离较近的乞巧点之间要进行你来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动。在人口稠密、乞巧点分布较多的地方,这种相互拜巧活动往往多达十多次。按当地传统乡俗,相互拜巧活动应在初七早晨祈神迎水仪式结束后方能展开。但因近年来设立乞巧点的村庄愈来愈多,一天时间已不够用,所以就打破了常规,从初二就开始相互拜巧了。姑娘们穿戴一新,排列成队,前面引领的姑娘手捧香盘,内置各种祭品和赠给对方的礼物——巧芽,边走边唱乞巧歌。到了要拜巧的乞巧点,照例在堂屋内祭祀跪拜,赠送巧芽,然后到院内与当地姑娘们一起唱歌跳舞。歌舞毕,主方必然茶点招待,对远路来的拜巧者们还要招待吃饭。招待罢,主方将拜巧队伍送到村口,依依惜别,拜巧即告结束。

    (六)祈神迎水。

    七月初七早晨,各乞巧点都要在传统习俗规定的泉、井边(如西和县城外的东泉,十里乡九眼泉等)举行祈神迎水仪式。姑娘们晨起梳妆打扮妥当后,在乞巧点集中,然后捧香盘(内置祭品和献给水神的巧芽等物)者前导,其余姑娘执扇着帕提水瓶或水罐随行。到了泉边或井边,照例要举行祈神跪拜仪式,并高声齐唱迎水歌。其词曰:

    水神爷面前摆香案,迎上神水照花瓣。

    水神爷出了南天门,你把神水赐两瓶。

    水神爷打坐水晶宫,你把神水赐两桶。

    ……

    唱毕,燃放鞭炮,把献给水神的巧芽折成小段撒入泉、井中,汲水的姑娘则将所携的水罐打满水,然后拎着水罐列队返回各自的坐巧之家。西和县城外的东泉,是一个重要的祈神迎水之处,每年七月七日上午,总有十多支迎水队伍先后到达,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在过去,这个场合也是物色提亲对象的大好机会。有的男青年虽已提亲或订亲,但尚未见过女孩面,也乘此机会在媒人指点下远距离观察女方,有的知情人也来凑热闹,评说议论,饶有趣味。

    从前,礼县盐官镇的乞巧姑娘们在初七上午,祈神迎水之后,还要举行“讨巧”活动,即在街道两旁的商号店铺门前扭摆前行唱巧,掌柜的往往用现金或实物予以犒赏。现在,姑娘们则把当地的机关、单位也纳入了“讨巧”范围。

    (七)巧饭会餐

    在整个乞巧节期间,每天姑娘们参加活动后都要回家吃饭,但惟独初七的晚饭,却要按乡俗在坐巧之家由大家动手做好后集体会餐。这项活动俗称“办会会”或“吃巧饭”。相传吃了巧娘娘“恩赐”的这顿饭,一年内能消灾免病,大吉大利。事先,每个姑娘都要交一碗面粉,而油、盐、酱、醋、蔬菜、柴禾之类则可自愿交纳。姑娘们在这方面都十分积极,不然哪有脸面吃这顿“巧饭”。至于锅、碗、瓢、盆、筷、勺、桌、凳之类,或自带,或从近处人家借用。这顿晚饭,不是七碟八碗的 酒肉筵席,而是极普通的农家饭,多数为臊子面或大锅烩面片。

    初七下午,其它活动一律停止,姑娘们集中在坐巧 之家准备晚饭,这正是她们展示厨艺,显示技巧的大好机会。技艺好的,主动申请擀面、揪面片、切菜、炒菜、调汤,有的则劈柴、担水、洗菜、烧火,真个是各有所司,忙而不乱。下午六时左右,巧饭做好了。第一锅的第一碗必须先要供奉给巧娘娘。由主持人将饭碗高举过额头,虔诚地供到桌上,祭祀跪拜后,巧饭会餐正式开始,姑娘们按年龄大小为序,各盛一碗,不够可再添。因桌凳有限,吃饭时坐、蹲、站姿都有,边吃边说,好不高兴。因为这顿饭是大家亲手做的,又有巧娘娘赐饭的意思,所以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格外开心。家中有老人或病人的,还可以端一碗回家奉伺。有的姑娘还把年幼的弟弟、妹妹带来一同进餐,求得巧娘娘的佑护。

    (八)照瓣卜巧

    在乞巧节全过程中,除了个人的“针线卜巧”分别进行外,还要在七月七日晚九时前后举行集体的“照瓣卜巧”仪式,即将巧芽折断投入清水碗中,从其投影来占卜自己的巧拙,当地俗称“照花瓣”。

    一开始,所有姑娘每人手持白瓷空碗一个,分立神桌两侧,主持者祭神跪拜,默默祈祷。礼毕,大家用数板调齐唱照花瓣歌:

    我给巧娘娘点黄蜡,巧娘娘你把善心发。

    巧娘娘给我赐花瓣,照着花瓣许心愿。

    巧了赐个花瓣儿,不巧了给个烂扇儿。

    巧了赐个扎花针,不巧了给个钉匣钉。

    巧了赐个扎花线,不巧了给个背篼绊。

    巧了赐个铰花剪,不巧了给个挑(剜)草铲。

    巧了赐个擀面杖,不巧了给个吆猪棒。

    巧了赐个切肉刀,不巧了给个朽心桃。

    巧了赐个写字笔,不巧了给个没毛鸡。

    巧了赐个磨墨砚,不巧了给个提水罐。

    巧娘娘给我赐吉群,我给巧娘娘烧长香。

    巧娘娘给我赐花瓣,照着花瓣了心愿!

    唱罢,由主持者把迎来的神水分别注入每个姑娘的碗中,便开始照瓣卜巧。各人将巧芽顶端的叶芽和嫩茎掐下,再掐成若干小段,一段一段投入水碗中。在灯光照耀下,碗底会出现不同的投影图案,大多呈花瓣状(这或许就是“照花瓣”这个俗称的来源)。也有像针、线、笔、砚或各种工具、动物的图形。姑娘们观察、解读各自碗底投影的寓意,以卜自己的灵巧、笨拙,甚至还能占卜未来丈夫的职业。年龄较小的姑娘、多请有经验的妇女或大龄姑娘帮助分析、说明。有的姑娘看到自己碗底投影带有心灵、手巧、吉利、祥瑞等美好的含义,心中十分高兴,必然要将碗中的水猛喝一口,意思是希望使乞巧得来的这一切为已所有,并长期发挥良好的作用。至于投影寓意不佳的姑娘难免有点失望。不论投影好坏,一轮完毕后都要泼去碗中的水和巧芽,再来一次或两次,往往历时两、三个小时才结束。已举行完卜巧仪式的姑娘则抓紧这最后的时刻大唱乞巧歌。

    (九)送巧

    初七深夜12时左右,主持者宣布送巧仪式开始。于是,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站在供桌旁,先唱送巧歌之一:

    白手巾绣的牡丹花,巧娘娘走家(要走了)我咋家(怎么办呢)?

    有心把巧娘娘留一天,害怕桥拆了没渡船。

    有心把巧娘娘留两天,害怕走迟了天门关。

    ……

    随着这带着忧伤情感的歌声,主持者率众在供桌前祭祀跪拜,礼毕后,姑娘们在桌前排列到成队,牵手摆臂,接唱送巧歌之二:

    巧娘娘穿的神仙衣,巧娘娘走家我送你。

    巧娘娘影子出了门,巧娘娘先行我后行。

    巧娘娘影子出了院,我送巧娘娘心里乱。

    ……

    在歌舞的过程中,两位大龄姑娘就把巧娘娘的纸扎像从供桌上捧起在手持香盘者的引导下,缓步走出堂屋、院落,而姑娘们则每人手持燃香一支,列队紧随其后,在鞭炮声中向送巧地点走去。送巧地点多在村镇外的河边。到达后,将巧娘纸扎像放在河畔,姑娘们面对她排列成队,并唱送巧歌之三:

    烧的长香点的蜡,野鹊哥哥把桥搭。

    野鹊哥,野鹊哥,你把巧娘娘送过河。

    驾的云,打黄伞,你把巧娘娘送上天。

    ……

    在此前,姑娘们已经把早在端午节就系在手腕上的五彩丝或红头绳解下,拆开,接续成了一条长绳(长度不够,可接续新的红头绳)以备用,届时由两个姑娘各持一端,分别站在河的两岸或同一岸边,同时松手,使其随河水飘流而去,这叫“手绊搭桥”。(有的村落则在六月三十日下午迎巧时举行这一仪式。)大约是象征彩虹桥或鹊桥的意思吧!这时,主持人则将纸制巧娘娘点燃,而姑娘们则含泪接唱送巧歌之四:

    白手巾绣的是水仙,一股子青烟上了天。

    白手巾绣的一枝兰,再也见不上巧娘娘面。

    白手巾绣的竹叶梅,巧娘娘一年来一回。

    ……

    在这告别巧娘娘的时刻,不少姑娘唱着唱着便泣不成声,其场面十分感人。送巧仪式结束后,姑娘们在欷嘘声中牵手结伴回家,一年一度的乞巧节就在这种伤感的氛围中结束了。

    五、我的三点初步认识

    西和、礼县的乞巧节,做为古代秦文化的遗留,保存和传承得相当完整。但因当地比较偏僻,全国文化界、学术界知道的人很少。我通过调查和思考,深感这一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有必要加以深入地研究。

    首先,它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有关文件中,“文化空间”(espace culturel)这个源于文化人类学的概念,如果直译,就是“独特的文化”,有人也译作“文化场所”。它的内涵有两个方面应予以特别强调,一方面,它是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一种重要的活态存在形式。另一方面,应当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四个要素:①它是传统的有悠久历史的某种文化活动的地点,其范围相对固定;②它在活动时间上有岁时性、周期性、循环性(或称反复性)的特征;③它往往以神圣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④参与人数众多。用这些条件来衡量,西和、礼县的乞巧节可说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节日文化空间,或者说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文化空间。

    其次,它是一个真正的传统的女儿节。在过去,只有未婚的女青年,才能参与乞巧节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活动,广交女伴,交流针线、茶饭、歌唱、舞蹈的经验和技艺,并使受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使自己的才华得以展现。向神灵(巧娘娘)“乞巧”,寄希望于理想,盼望自己成为心灵手巧、麻俐能干、受人喜爱和赞赏的好姑娘,可说是这个节日的表层寓意,其深层的意义,乃是通过节日文化活动,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拓展人际交流,使自己在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的进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现在,这个节日虽然仍以少女为主,但已婚的中年妇女,甚至不少老太太,也积极参与其中,又唱又跳,又说又笑,重温过去少女时代的美好岁月,享受人生的欢乐,这也可说是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吧!凡到当地身临其境,感受过乞巧节氛围外地人,无不被它那独特而巨大的场面所感动,说它现在已成为当地一年一度全体妇女的节日也不为过。

    第三,乞巧节不能改为情人节。从历史上看,尽管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节在祈神水、唱巧等仪式中也有男青年挤在场外人群中,在媒人指点下瞅对象的习俗,也有物色意中人的意思,但整体来看,妇女占了绝对主导地位。照瓣卜巧仪式中虽然也有占卜未来夫婿职业、人品的一项内容,但主要是卜自己“巧”,而不是卜未来的“人”。牛郎在整个节日里毫无地位可言,既没有纸扎像与巧娘娘并列,也得不到供奉,只是在唱词中有“天上的牛郎配织女”这一句略有表示而已。因此,有人主张把乞巧节改为中国的情人节,我认为欠妥。有的青年愿意过洋人的情人节,就让他们去过好了,千万不要在对待民族文化持虚无主义错误态度的主宰下,把自己传统的乞巧节(女儿节)人为地改变其性质,叫什么“情人节”。中国经济近二十年来有了巨大发展,但屡受摧残的中国传统文化却未能得到恢复元气的机会。我们必须扭转那种在文化上妄自菲薄的错误态度,树立自爱、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康心态,使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得到传承和发展。(2007.1.10)

    【参考资料】

    ①赵逵夫:《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②赵逵夫:《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③杨克栋:《仇池乞巧风俗录》(西和县文联《仇池》2006年第3期)

    ④西和县广播电影电视局:《西和民间乞巧活动》(DVD光碟)

    ⑤西和一中“七夕”课题组:《西和乞巧》(DVD光碟)

责编:斯芜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