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徜徉于黑红世界

CCTV.com  2007年09月14日 10:39  来源:CCTV.com  

    王洪震

    因为出了几本汉字头的书,近年来又痴迷于汉画拓片,所以常常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对汉文化情有独钟?

    对那位老乡的崇敬自不待言。毕竟,自从出了个汉刘邦,创了个大汉朝,唱了曲大风歌,小小沛县才为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心神向往,伟人毛泽东才说“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中国文人的完美典型苏东坡才盛赞“古之英主,无出汉高。”

    作为一个汉皇故里的文化人,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在古国中华,最值得龙的子孙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王朝就是大汉和盛唐,如果说盛唐文化更多地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因素,那么大汉文化则代表着中华本土文化的标高。

    远去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今天的我们将如何追寻先民远去的脚步?一个最简捷的通道就是走近汉画像石的世界。

    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因为石头珍稀贵重不便携带,拓片就应运而生。拓片就是把金石器物上的图像文字印在纸上。因是从原物上直接拓印下来,所以原物的大小长短、粗细深浅、花纹的阴阳明暗都能表现得自然逼真。拓片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分为墨拓和朱(朱砂)拓,所展现的黑红世界别具金石韵味,能够吸引观众强烈的审美意趣和收藏欲望。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些金石器物上的图像文字已经漶漫不清,用收藏的行话讲叫做“品像”不好,但做出拓片却能够体现原物所没有或不够明显的绘画特色。画像砖石拓片制作过程中必有的捶拓工艺,使画像拓片成为珍贵的艺术品。由于拓片捶拓年代及捶拓者不同,一些拓片本身就具有极高文物价值。如果再加上名人收藏题跋,甚至会超过原物价值,如果原砖石已毁,那么这张拓片就更是弥足珍贵。所以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和收藏家之间常以拓片馈赠、交换。

    鲁迅早在北京时已经注意搜辑汉拓,他盛赞“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他希望汉画像能给现代中国美术提供借鉴,希望汉画像中所涌动的奔放和自信能注入国人的灵魂。没能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收藏的南阳汉画像编辑出版,是这位文化巨人终生的憾事。

    一代文豪郭沫若见到汉画玄武的拓片即为之震惊不已,他吟咏道:“二物同心剧相爱,纠缪不懈二千年。”竟以为大可以与米开朗基罗及罗丹的雕塑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参观南阳汉画馆之后感叹说:“我真想跪倒在汉代先民的面前。”

    历史学家翦伯赞则指出“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又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汉代史”。

    十多年前,在朋友的怂恿下,我一脚踏进了汉画世界,世纪之交,参加《中国作家》笔会,我的责任编辑张倩老师,一再鼓励,从此,踏破铁鞋,八方搜求,收藏,欣赏,乐此不疲,如痴如狂。倾家荡产,在所不惜。我所收藏的汉画拓片,大多出自以汉皇故里的徐州为中心,150公里为半径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又称淮海地区,涵盖了汉画像石产地的大部,足以反映汉画思想与艺术的概貌。我坚信那句古代的俗谚,“中国礼失,求之于野”,所以我的收藏方向以民间为主,很多是首次问世。

    我收藏的近千种汉画像石拓片,内容丰富多彩,我把这些拓片分为四类。

    一是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如迎来送往、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射御比武、飞剑跳丸、驯象弄蛇、鱼龙漫衍、吞刀吐火、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 二是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反映历史人物故事的内容有周公辅成王、齐桓公释卫、荆轲刺秦王、聂政刺侠累、晋灵公欲杀赵盾、苍颉造字、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等。这些内容往往刻在祠堂里,作为对家族后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三是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相交)四神,有传说的抟士造人,炼石补天,创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娲,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兽守鼎、西王母与东王公、有随车出行的九头人面兽--开明兽,也有三足乌、九尾狐、灵芝、麒麟、天神羽人、奇禽异兽等。为了死后能够得道升仙,充满想象力的先民把龙、虎、鹿等神奇动物作为升仙的骑乘工具。四是各具特色的汉画专题。

    2004年五月第五届刘邦文化节期间,我在歌风台推出了大型汉画收藏展。展览期间,北京书画届泰斗老甲艺术馆馆长贾浩义先生、中央美院教授陈开民、著名画家蒋志鑫一行十余人,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中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学术顾问,中国哲学与宗教论坛主编郑学礼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主任张秀成教授,省政协考察组都给予了很高评价,要求我们尽快出书,把展览办到北京去,办到全国去,推向全世界。他们表示愿意提供展览、出版、报纸、电视宣传等便利。

    在我的收藏过程中,鼎力相助者有之,侧目而视者有之,别有用心说三道四者有之。我无暇旁顾。

    我的一位朋友参观过我的画展后,为我撰写过一篇题为《石头的舞蹈》的短文,他说;“如此规模集中的展示汉画确是洪震先生的胆略和气魄。洪震首先是一个作家,然后才是一位藏家,他用作家的敏感去发现汉画的美,用藏家的目光去审视汉画的美,用学者的执着去研究汉画的美。”我以为深得我心。

    2005年3月3日,央视民俗频道发布了我的大型汉画专题《石头的史诗——走近汉画像石》。国家级大型精品期刊《中国书画博览》创刊号、《中国民族》英文版第二期发表我的大型汉画专题,《文明》、《中外文化交流》、《舞蹈》《寻根》也将在近期陆续推出重头稿,由北京一家文化公司拍摄的电视文化专题片和光盘等已经完成前期拍摄,正在进行后期制作。2005年6月,应邀在浙江湖州师范学院作了题为《汉家追魂——徜徉于汉画世界》学术报告,并被该院正式聘为古籍所兼职研究员,专门从事汉画研究。2005年10月1日,为了进一步以文会友以画会友,我在徐州两汉文化景区创办了汉画大观园。

    在汉画的收藏和研究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汉画像石是汉代的百科全书,在汉画像石面前,任何一本汉代的断代史专门史都会感到缺憾。大而言之弘扬汉文化,小而言之自己极目骋怀,该做的事情我做了,并且继续做下去。我的目标是让汉画走向世界,让汉家的歌谣传遍天下。

     王洪震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韩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湖州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汉街6   汉画大观园  

电话:0516- 82124917

手机:13645219057   13814428918

邮箱:wanghongzhen9989@163.com

淘宝店铺:http://shop33976352.taobao.com

责编:郭翠潇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