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汉阳陵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7日 19:51 来源:CCTV.com

葬坑内的陶俑

    汉阳陵位于西安以北大约20多公里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塬地上,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莹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

    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帝陵东侧、司马道以北编号为DK12-21的10个外藏坑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包括文吏、武士、男女侍从、宦者等各种身份的陶俑,各类陶塑家畜,原大或缩小为三分之一的木车马,各种质地的生活器具和兵器以及粮食、肉类、纺织品等生活消费品,可谓种类齐全,洋洋大观。尤其是坑内出土的“宗正之印”、“太官之印”、“永巷丞印”等有文字的印章、封泥,足以证实这里代表当时的“宗正”和“少府”所在。这一重要发现对于西汉帝王陵寝制度以及西汉中央官署机构的设置与职掌研究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而保持并展现遗址的原真状态又避免发掘现场的暴露现状,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遗址的保护问题,而且也有利于专家长期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工作。

汉阳陵出土的彩陶俑

    汉阳陵属于典型的北方帝陵陵园大遗址类型。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土遗址以及遗址出土的彩绘陶俑、陶器、铁器、铜器、以及动物骨骸与木质彩绘遗迹等有机质文物。实践经验证明,除了人为损毁的因素以外,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是发掘暴露后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失水干燥、风化、紫外线辐射、霉菌、尘埃、虫害等因素。一般来说,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方法就是在完成发掘并提取标本之后,及时对遗址覆土回填。但这种方法显而易见的缺陷就是使得向公众原真展示遗址和考古成果,以及延续对遗址的后期研究成为几乎难以实现的奢望,造成某些重要遗址所蕴涵的历史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和浪费。

 

汉阳陵帝陵外墓葬坑
   1998年,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与斯洛文尼亚政府合作,开始在汉阳陵南区从葬坑8号坑进行局部封闭式保护试验。其基本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是,在发掘现场,模拟原始的遗址环境数据,采用防腐金属结构和某种特殊玻璃材料对作为保护对象的遗址进行全面封闭。这种方法既可以起到封闭屏障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遗址文物的存储环境,也为人们近距离地观赏或研究文物遗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大面积推广应用了这种封闭式保护技术。整个保护大厅覆罩在10座外藏坑上,用于封闭结构的玻璃达到1900余平方米。其中8座坑被这种特殊的玻璃合围起来,立面玻璃通过金属结构与建筑的底部和顶部相连,使得遗址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绝,为人为有效地按照设定的技术参数创造最适宜文物遗址保存的环境提供了空间条件。

    而为了增强观赏效果,一条宽3米、长60余米的悬空的U形玻璃通道南北向延伸,横跨在一条条俑坑之上。这种方式类似一些海洋公园,让游客穿行在封闭的玻璃管道中去尽情欣赏外面鱼类穿梭畅游的水下世界。当观光者一面踩踏着玻璃前行,一面透过玻璃俯视脚下考古人员的发掘清理过程和出土文物,惊叹和好奇之心油然而生。

    正如一位参加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欧洲文物专家所说:这种对遗址环境进行全封闭保护展示的方式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中国的成就令人惊叹!

责编:春天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