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走近科学]>>
![]() | |
这里是精神病院的老年病房,这里没有长幼之分,无论是将近百岁的老人,还是刚刚退休的“年轻人”,都一律被以名字相称。这里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他们自己说,里边住着的,有正常的有不正常的,有糊涂的有不糊涂的。其实,所有人都不是完全清醒的。有的人看到我们兴致匆匆的跑过来问东问西,也有的人对我们的出现置之不理。进去的第一天,就有一个老人跑过来和我们讨论摄影上景深的问题,他说的很专业,甚至比我们专业,着实让我们很震惊。但多聊几句就会发现,他说的话开始没有逻辑,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话题已经转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再和他说什么,就已经没有应答了,他开始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医生说,他原来是一家著名报社的摄影记者。
这里很像一个幼儿园,而且是一个课间时间的幼儿园。没有人吵闹,有人在安静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有人在发呆,也有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在墙上,贴着他们的小画,有太阳,月亮,小动物,还有一家人……,听护士说还有小红花,不过最近打扫时撤掉了,新的还没来得及贴上。
老年痴呆患者从心理和行为上就像是一个儿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的相当于十多岁,有的相当于七八岁,有的只相当于三四岁。他们只有儿童的思考能力,也只有儿童的行为能力,虽然他们已经白发苍苍。
有的人会觉得精神病院很恐怖,其实当你走进去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特别是这些老人,虽然语无伦次,但是亲切和和蔼的程度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离开前,医生带我们去看了一位长年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这是一位真正的重度痴呆病人,他的心智甚至还不如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任何语言能力,身体几乎完全不能活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即使在他睁着眼睛的时候,你也读不到任何的信息。只有在他老伴出现的时候,他们之间才会有一丁点的眼神的交流。
这是一个沉重的片子。相信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自己的长辈。我们采访的病人子女在镜头面前不止一次的哭泣。他说母亲辛劳了一辈子,把子女们都操劳大了,年轻时候一心在外面赚钱,想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等真正有充足的经济能力让母亲享受生活的时候,却发现……
其实,父母在乎的又岂是物质生活,常回家看看,常陪陪他们,也许就是最好的回报。 有句古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即将老龄化的中国社会,这句话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编导:任超)
责编:走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