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雷阵斗智(上)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16:34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胶东半岛,侵华日军突然遭遇民兵的地雷。在埋地雷与起地雷的较量中,中国普通农民和日本正规军,到底是谁更胜一筹?

赵新瑞接受采访
硫酸流出纸张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爆炸
石头雷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已经2年了。

    下半年的一天,山东海阳赵疃村,16岁的赵新瑞和同村的民兵躲在小山包后面,仔细的观察着路面上的情况。

    周围的一切都很安静,如果没有这条小路,似乎都找不到人活动的痕迹。

    村子里也静悄悄的,不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

    日本鬼子就要来了。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原先咱有了望哨,民兵有了望哨,在南边有一个山,叫喀喇山,还有一个南山,在喀喇山就能望到哪了,就望到行村鬼子那个聚点,他一出动往哪走就知道。

    得知了日本鬼子又要进村扫荡,乡亲们都躲到了大山里。

    盘踞在赵疃村附近据点里的侵华日军,隔三差五的会来村子抢点粮食或者其他东西。

    没有人愿意看到他们,赵新瑞也是一样,不过,这次有些例外。

    他已经躲在这里等待他们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终于,小路的那端走来了几个人,正是赵新瑞等待的鬼子。

    赵新瑞双眼紧紧盯着他们的脚下。

    在鬼子来之前,他就在这条路上忙活了好一阵子,给鬼子留下了点特殊的“礼物”。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发现了(敌人)嘛,咱就拿个地雷就上这个南山坡,南边的山坡,因为鬼子来,他必经之路是转这个山,山头,咱到那个地方,去了以后,把地雷埋上。

    地雷是现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爆炸性武器,除具有直接的杀伤、破坏作用外,还具有对敌阻滞、诱逼、扰乱和精神威胁等作用。

    这可是赵新瑞第一次用地雷炸鬼子,埋到地里的铁疙瘩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他心里也没底。甚至,他们布雷的方法正确不正确,他也不敢肯定。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把地雷埋下去,埋下去以后,钉子固定住就行了。

    来到了这个时间,我们就在北山上望着,单等着这个地雷响。

    赵新瑞目不转睛地盯着敌人的脚步。

    近了,又近了。

    虽然赵新瑞第一次使用地雷打日本鬼子,但他并不是最早使用这个方法的人。

    【采访】国防大学后装教研部 李莉 副主任

    实际上从38年开始,在整个当时是平度县这个大泽山区就已经开始有这种地雷战了,最初的这个地雷,使用的是一种铁制地雷。

    1940年的春天,日本侵略者由青岛侵入海阳。

    他们先后在海阳县城和沿海行村、小纪等要地安设据点,对周围村庄疯狂地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而当时,民兵的武器装备非常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枪支。

    大泽山区用地雷来消灭敌人的方法对海阳的民兵来说,有着非常的意义。同时,地雷和枪支相比较,在制造上要相对容易些。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那是42年这个时间吧,胶东军区,来了信,从我们村要三人,去学地雷,这个行,打鬼子行。咱没有刚枪,咱有这个就行。

    赵新瑞和同村的民兵把使用地雷的方法带回了赵疃,一同带回去的还有3颗地雷。

    没过几天,这几个鬼子就来到了赵疃。

    这可是地雷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赵新瑞期待着。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结果呢也没响,鬼子转的时间很长,两三个钟头,这几个鬼子就进村了,当时撒气了,哎呀,这个不行,不好使。

    爆炸声始终没有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16岁的赵新瑞在进村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了一颗地雷,这是他第一次埋地雷。

    可是,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地雷却没在鬼子的脚下爆炸。

    敌人走远后,赵新瑞和一起布雷的民兵来到了他们布下的地雷前,他们想找到地雷没爆炸的原因。

    他们这次布下的是颗绊雷。

    【采访】国防大学后装教研部 李莉 副主任

    这个地雷啊,引爆这个装置都是相似的,就是它一方面必须要有炸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它有一个拉火管,就是不管是你拉了引线或者是触发都会直接引爆这个炸药。

    绊雷的设置比较简单,将地雷的引线悬起,当敌人碰到引线时,就会因为引线被牵动而引爆地雷里的炸药。

    因此,第一次使用的地雷的赵新瑞就用了绊雷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只用了半天时间在军区学习的赵新瑞还是没搞明白到底该如何布雷。这其实并不能怪他。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胶东军区有个教员在那,他看样,这个人吧,也是不很熟(地雷)的(一个人),绊雷就说是个绊雷,说是个绊雷吧,说起来,绊线应当多高都没有讲过。

    那么,是手里的这个铁家伙不好使呢?还是大伙埋地雷的技术不过关?本以为终于有了退敌的武器,还是让鬼子进了村。

    几天过去了,还没等大家琢磨出来是怎么回事,敌人又来了。布雷之后,赵新瑞躲在土坡后静静地等待。时间似乎过得特别慢。

    结果又让他很失望。地雷还是没有炸响。

    虽然并不灰心,可是还是很着急。手里明明掌握着退敌的武器,却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次又一次去村里扫荡。3天过去了,没有吃到苦头的敌人又出动了。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瞭望哨就报告说,鬼子要通过咱村,通过赵疃回行村,他走路的方向跟山顶上咱都望见了。从咱这回行村,哦,这回咱们再下上试试,再试试,怎么呢,再不行,就撒气了。

    又是一次屏声静气的等待。

    在经历了2次失败后,地雷终于成为了杀敌的武器。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绊响了,石头什么的,就砸下了,死伤了五个人,这个民兵,哎呀,欢气了。

    同样是绊雷,埋雷的方法都一样,怎么这次的地雷就响了呢?

    赵新瑞和同村的民兵们仔细研究了布雷场所,终于找到了这次地雷大发神威的原因。原来,关键在细细的雷线上。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就把雷线抻起来,用手量一量,正好10公分,以后就知道,下绊雷必须十公分,手这么一量就知道了,高了不行矮了不行。

    这是民兵们总结出最佳的位置,绊雷的雷线设在离地面10公分的地方,这样一挂就挂在了鬼子的脚尖上。

    地雷一颗接着一颗炸响,让鬼子多了很多顾虑。可才过了两个多月,赵新瑞又开始愁眉不展了,他们的地雷不够用了。

    不止赵新瑞所在的赵疃的地雷不够了,随着地雷战规模的扩大和敌人封锁的加剧,海阳其他地区的民兵也没有地雷了。

    没有了地雷,鬼子又要进村扫荡了,该怎么办呢?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一个老伙计,会打石头,跟石场打石头,他说,要是叫石头再响了,石头也能打人。也能打死人。

    把石头当地雷,这个想法给大家启发。

    海阳这个地方,石头很多,大大小小的,在村子周围随处可见。

    可是石头毕竟不同于兵工厂的铁地雷,它能杀死敌人吗?

    【采访】国防大学后装教研部 李莉 副主任

    抗战初期这个地雷它是铁雷,就是我们刚才讲是铁制地雷,这个铁制地雷,它实际上是很多菱形的铁片组成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你爆炸以后,这个菱形的铁片,对人员的杀伤力是最大的。

    虽说是石头,不过,一看就能看出它不是普通的石头。在民兵的巧手下,石头疙瘩跟兵工厂发下来的铁雷从外形上还是很相似的。满山遍野的石块,如果能够成功变身为地雷,就再也不愁地雷不够用的问题了,但是石雷却给民兵带来了尴尬。

    经过几次的失败,16岁的赵新瑞埋下的地雷终于完成了杀敌的使命。但是,兵工厂发给民兵的地雷有限,于是,民兵想法自己造了石头地雷。

    敌人又来了,石头地雷刚刚造好。

    赵新瑞和民兵满心欢喜的期待着石头地雷能像兵工厂发下的铁地雷一样杀敌,可石雷并不争气。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雷往往点早了吧,鬼子没来到它就响了;点晚了吧,鬼子走过才响,这就让他看上笑话了。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怎么弄?就说咱这个地雷啊,还有一层爆炸管,试试它怎么样。

    爆炸管里的炸药也有限,赵新瑞又研究起了炸药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自己弄,能够配制,安上碾子,自己弄,一硝二磺三木炭。

    我国隋末唐初的医学家孙思邈就曾记述了把硫磺、硝石、皂角放在一起烧的硫磺伏火法,这大概就是我国最早配制火药的方子了。

    民兵将找来的原料用石磨磨成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火药配制好了,怎么装到石头里也是需要实验的。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那个地雷吧,它有螺丝上上,这个你不动它也不行。这个怎么办?用米,使个棍,这么插着,把爆炸管固定着,不用固定地雷那么定法,反正固定住了,挣不出来,就行。

    在1943年的夏天到来之前,赵新瑞手中的石头终于变身为地雷。

    不过,把石头雕刻成铁地雷的形状,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

    把地雷造成圆形是非常必要的。

    【采访】国防大学后装教研部 李莉 副主任

    圆形我觉得咱们最好理解就说,它在爆炸的时候,以中心点为圆心,它是四散的,你其他的形状你达不到这个效果,它应该讲,是杀伤范围最大一种形式,因此当时采用这种形状。

    个头足够才能叫石头杀敌,因此石头地雷都是“重型武器”,据记载,最重的一个有35斤。同时,要领这些石头地雷也不轻松。

    【采访】国防大学后装教研部 李莉 副主任

    根据记载,就是生产的这个石雷都一屋子一屋子的,在那排放着,然后每家领的时候就挑个扁担去,然后往你这个筐里头放上四五个,你这就已经,担子就很重了。

    这样的重量实在不适合随身携带,随处布雷。

    不过,因此,也有很多石头地雷换了面孔。

    【采访】老民兵 赵新瑞

    不用到山上搬个石头,不用那么样了,走的路上有这么大小的石头,把这个石头打个眼,就装上药去,把雷管子上,把它弄好了以后,下面那个石头,实际上他不容易发现,他走道也不在乎。怎么四处打雷,他也挺奇怪的,以后见了石头大石头他就害怕,地雷地雷,他就害怕。

    虽然由于形状不够规则减弱了部分杀伤力,但是这样的地雷不用埋,而且毫不起眼,看上去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堆。铁雷和石雷一起显身手,到处都看不到地雷,但是到处都是地雷。吃尽苦头的日军也绞尽脑汁来对付地雷。于是,排雷的工兵带着探雷器出现在海阳。

    【采访】国防大学后装教研部 李莉 副主任

    这个探雷器,最根本的一个原理就是利用这个你比如说磁场的变化,你像当时他探雷器只能探金属类,由于你不管是你的装药,不管你的铁盒子,只要我探雷器放到这以后,你这个周围磁场肯定是不一样的和周围的,它就发出一种警报,那么我就知道你这个地方有雷。

    铁质的地雷在探雷器的探测下,难免暴露身影。好在躲在远处的赵新瑞还是听到了几声爆炸,那正是他们制作的石头地雷。因为不含有金属的成分,当然让那些探雷器“哑口无言”。

    这样一来,既找到了方便制造地雷的材料,又防工兵的探测,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没过多久,石雷也不响了。难道是敌人发明了探测石雷的探雷器?地雷还能是民兵用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利器吗?一场布雷与起雷的较量开始了。

责编:常颖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