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夏季反攻,敌人龟缩一个据点;紧要关头大炮却没有了炮弹;是冒死进攻还是另寻高招?最后的据点又该如何拿下呢? |
炮手用大炮瞄准碉堡 |
日军的炮楼 |
曾思玉的扮演者在注视前方的炮楼 |
1940年冀鲁豫边区,敌我斗争形势在急剧变化着,整个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相持阶段,日寇设置了240多个炮楼,凭着这种十里一碉,五里一堡的连锁防御体系,处于优势的地位。要打破敌人的防御体系,就要打掉这些据点。此时曾思玉任冀鲁豫军区第八区司令员,他觉得要再战斗中减少部队的伤亡,就需要我们有攻城利器——大炮。
于是曾思玉巧用战术,围敌打援成功围歼了救援的敌人,缴获了一门大家夜思梦想的步兵炮。
可是就在此时,日寇华北区司令员为了报复,立即调集部队上万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反扑,扬言要讨回大炮。由于日军采取了突然袭击,七团根本没有察觉,在苏村马集与敌人遭遇,为了掩护七团主力携大炮撤退,特务营120名战士壮烈牺牲。
鲜血染红了刚刚缴获的大炮,战士们更希望能让火炮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就在此时,曾思玉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这是汉奸刘本功写来的一封信,这封信让曾思玉的心中燃起了一团怒火。
1944年8月3日,严惩汉奸刘本功的战役打响了。战士们在200多公里的战线上对刘本功36多个据点发起了进攻。大家首先包围了肖垓据点,这是刘本功的一个重要据点,也是一处极其坚固的堡垒。
这个时候,已经把据点包围的战士们没有贸然出击,而是埋伏在四周静静等待,他们在等着一个东西到来!
与此同时,在距离据点20公里的地方,曾思玉正在指挥战士们挖掘。为了实行战争的需要,有时候需要把炮进行拆装。拆开之后,抹上黄油,把它秘密地埋到底下。九二式步兵炮重达300多公斤,战士们要携带它在敌人的封锁线里穿梭十分危险,一旦被日军发现就会立刻被夺走。为此曾思玉想出了这么一个特殊的方案。埋炮的地点、画的图、密码都是他自己保存。
为了减少伤亡,战士们抬出了自己浴血奋战得来的武器:九二式步兵炮。在此前的每次战斗里,战士们都有一个特别的任务:搜集炮弹!三个月下来,他们手里已经有了几十发炮弹。
火炮推到了距离炮楼近百米的敌方,一位从其他部队借来的炮手已经赶来。万事具备,就等这一炮了!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这位炮手却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门大炮缺少了一个部件,它没有瞄准镜!
目标就在眼前,这位炮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通常的炮火炮弹运动轨迹都是曲线抛出,这样才能保证射程,但在近距离的情况下,火炮却完全有可能如同步枪一样实现平射。这一来就可能类似步枪射击一样,利用炮筒直接瞄准碉堡。战士们一起推动火炮向前,在确定位置之后固定住了炮筒。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碉堡瞬间被炸开了一个口子,碉堡被一举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