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日寇深夜来袭,拉网式搜查直指神秘目标;遭遇重重封锁,他们能否顺利突围?联络电波该如何发出,反击行动又该怎样开始? |
电台队员利用地道打击日军 |
电台队员把电台隐蔽到地道里 |
1941年5月1日,日本军队的五一大扫荡从这一天开始了。日寇和伪军为了把我军的活动范围压缩到最小,使我军无法生存,他们设置了240多个炮楼,企图用这样的防御体系来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把我军的活动范围压缩到最小。
在这种情况下,冀中军区十七个团被敌人围困在十个根据地里,每个根据地之间的道路都被日军封锁,根本无法通行。因此,部队的指挥员始终把无线电通信置于各种通信手段的首要位置。可是在那种情况下,八路军物质极为匮乏,部队里根本没有配发电台,想要电台只能自己想办法。
此时,关福才和张凯都是八路军冀中军区电台队的队员,他们就凭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利用收音机里的部件自己动手组装了一部电台,这东西作为部队首长的耳目时刻跟随着军区司令部,可是在敌人疯狂扫荡的时候,这样目标很大,很容易把司令部暴露给敌人。
为了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中保存实力,根据地抗日队伍不得不做出调整:化整为零,虽然是根据地的通信喉舌,电台也不得不脱离部队,隐蔽在乡村并且不断转移。
1941年河北霸县东尾村夜晚十分宁静,村民大都还在睡梦中,而此时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把村子完全罩住,四面八方上千名日军把这个小小的村庄严密封锁起来,不许一个人进出。
他们随即闯到村民的家中,翻箱倒柜疯狂寻找,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显然,这次他们根本不是来抢什么东西,而是在寻找什么,是宝藏,还是我军的绝密文件?乡亲们也很纳闷,这会日本人为什么突然之间这样倾巢出动,又是什么东西让他们如此兴师动众呢?
此时就在日军搜索不远处的这片菜窖里,一个人趴在地上,身穿一件花花绿绿的衣服,双腿满是鲜血,他的双眼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日军。敌人搜索的越来越细,很快几个伪军向这处菜窖走来,他们似乎发现了这个地方有什么异样,大声嚷嚷:出来吧,走不了了。现在你哪还有人哪,都死了,你还藏着干什么。
关福才心里一惊,他明白如果一旦自己被捕意味着什么!做为一名八路军冀中军区电台队的队员,关福才的任务就是通过电台来联系中央和其他军区,接收和传达最新的作战计划。在当时日军的重重封锁下,这样的通讯方式是最快捷的。此时日军为了阻断我军的这种联系,派出大量军队对我电台队进行围剿。这次他们搜寻的目标也正是电台。
关福才抬头仔细聆听着头顶越来越近的脚步和日伪军的声音,随手拿起了旁边的一块石头,他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此时,敌人的叫喊声越来越大,关福才也听得越来越清楚。敌人在叫喊了几声后,见到没有回音,就往前继续前进了。上千人把村子翻了个底朝天,仍然一无所获。带头的日本军官一脸无奈,集合完队伍后向下一个村子开去,继续寻找。
看着远去的人群,关福才知道敌人出动如此规模的人来搜索并不是找他,而是电台。关福才作为电台分队的队员应该时刻将电台带在身边,可是此时在他的身边并没有任何铁匣子,由于双腿受伤已经多时,流血过度,关福才渐渐的昏迷了过去。
由于受到日军机枪的扫射,关福才身受重伤,为了保护电台,关福才不得不把它藏在附近村子的草垛里,然后换上村民仅有的衣服躲藏在菜窖里。最终躲过了敌人的搜查,这样电台又回到了部队,继续承担它的作用。
在这次扫荡被围事件之后,关福才越想越不踏实,一次两次可以侥幸逃脱,长此下去绝对不是个事,可是该怎样保护电台呢?小分队很快有了主意。电台的体积并不庞大,可以把它藏起来这样在敌人扫荡的就不会发现。可最后关福才觉得这样隐蔽电台也不是个办法。单纯埋在这里即使能有效的保护它,可电台也无法发挥它的作用,必须再想办法。
敌人的不断扫荡使我们蒙受了很大的损失,电台中断通讯了几个月,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部队没有了自己的耳朵,处处受到敌人的牵制。
日军以后的扫荡会越来越频繁,部队也化整为零,如何在这样的状态下保持电台的畅通呢?这个问题摆在军区所有电台队员的面前。可是这样在老白姓家里工作,电台的手摇发电机体积很大,发出的声音也特别响。白天村子里嘈杂的时候听不注意的话还听不出来,可是在夜深人静,人们都休息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就特别明显。
手摇发电机还可以隐蔽在偏僻隔音的房子里,可让大家头疼的是电台的天线。关福才所用电台的功率只有十五瓦,要把一些重要的文件发射出去就要靠天线,这些天线还必须是发射短波信号比较好的铜线。最开始天线必须要有两根而且长达30米,为了节省材料,关福才和电台队员一起对电台进行改造,最后只用一跟五米左右的铜线就能解决问题。可为了保证信号的强度,它必须放在开阔的地方。
一般的小村子里晾晒衣服的都是麻绳或者铁丝,即使在太阳的直射下也不明显。而铜线就不同,他在阳光的照射下就有反光,所以在村子里就特别显眼。因此总是被一些汉奸特务发现,不但总是需要转移,也连累了当地的村民。那还有什么好方法呢?
就在这个时候,从冀中军区传来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让大家有了新的思路。 这个时期,地道战已经在其他根据地逐渐开展起来,大家觉得转入地下就能解决敌人的围堵,送信发报也就更加安全了。
于是在村民的帮助下,电台队员们开始在地下挖掘开来。刚开始,大家也没有什么经验,就在屋子里找个隐蔽的地方打开,在地下挖成一个个坑,小的地道里面可以躲藏上几个人,放个电台不成问题;人多的村子就挖了大点的地道,里面藏几十个人不成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大大小小的地道在冀中军区各根据地里建起来了,大家都很兴奋,觉得即使敌人来扫荡,地道也能保证大家的安全。看到这里,关福才邻近根据地的电台队就商量着把电台搬到地下,可就在他们第一次进地道的时候,就遇到了麻烦。
六月份在定县一个叫北疃的村子,在日军进行扫荡的时候,战士们和老百姓进入了地道进行躲避。他们同时将电台搬进了地道,而且洞口也很隐蔽,战士们觉得这样就会万无一失,可在这时候,敌人发现了地道口。使用毒气并用机枪封锁了洞口。
惨痛的教训告诉大家,地道光能藏身可不行。要想既有效的保存自己,又能时刻保证电台的畅通,必须要再想办法。
在两家相邻的房子之间有一个无法察觉的小房子,它处在两个普通屋子中间,由一条地道连接其中的一个房子和这个特殊的小房子。由于它没有门,而且与两个房子连成一体所以很隐蔽。老乡们叫这样的小屋是夹皮墙。
战士们把电台搬到这样的屋子里。由于里面封闭性好,手摇发电机传出的声音也减小了很多。就不会被鬼子们察觉。把电线穿进烟筒里这样从表面上跟本看不出来,而电台也能有很好的信号,一举两得。有的则就在墙上某一个位置出来,打上绳子,在院子里拉上绳子,塞上衣服或者还晾些烟叶来掩护。
有了这样的伪装,再加上夹皮墙的保护,电台就可以日夜进行工作传达中央的抗日方针,汇报地方的军事行动。
可正当大家以为这样的掩护万无一失的时候,一个意外,让敌人碰见了正在工作的电台队员。
(2007年8月17日CCTV-1 16:26科技博览栏目播出)
责编:常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