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广播网]系列报道之二:本色科学家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7日 10:24 来源:中国广播网

  这悠扬的小提琴声是刘先林院士演奏的。这几天他忙于工作,回家很晚,他用琴声给老伴慰藉。

  “年轻的时候出去跑得很多,有时候一年几乎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都在外面。整个家庭全都交给夫人,现在年龄大了之后,孩子都出去了,家里是空巢家庭,就她一个人,很孤单。”

  夫人刘惠被琴声感染着,和我们聊起了他的丈夫:

  “他挺爱岗敬业的,不拘小节。从小要求孩子不能撒谎,老老实实做人。”

  年近70的刘先林院士是航天摄影测量领域赫赫有名的带头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而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往往感觉他象是田地里刚插秧归来的老农或者是车间里刚整修完机器的老师傅。这种深邃与朴素、绚烂与平凡就这样矛盾而奇妙地在他身上结合着,历经几十年风雨沧桑而不改。

  刘先林1962年从武汉测绘学院毕业后就进入中国测绘学院研究院。他当年的同事贾玉澄回忆,他在研究所工作三年,研究所解散,他被下派到五七干校。就是他最艰苦的岗位,他也保持着学习、创造、奉献的本色。

  “我们都是第一批下干校的,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领导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没有挑肥拣瘦。他好学,学拖拉机,他学的好呀,怎么插秧浇水,把先进的东西带给老百姓。”

  1973年中国测绘科学院恢复了,刘先林回到院所,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和他一起共事40多年的张清浦评价他:对生活要求很低,对工作要求很高。

  “80年代中后期,中国测绘学会在成都召开全国会议,大概四五天,是夏天8月份,他开会就拿了个塑料网兜,里面就放个毛巾,我问他,先林你怎么没背包,他说毛巾可以擦脸可以擦脚,到那里,什么都解决了”

  无论在得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时候,还是在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上台发言的时候,无论是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讨论的时候,或者面对外国人对他发明的测绘仪器翘起大拇指的时候,刘先林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朴实的微笑。

  他是河南理工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每年的津贴近30万元,可他分文不取,而是给学校设立基金,作为研究生的科研补贴和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首都师范大学的副校长宫辉力说:刘院士把付出看成人生的一大乐事。

  “和他在一起,经常忘了他是一位大科学家,这边学术上的工作,随叫随到,他最开始感觉我们的仪器设备不是很好,他首先给了我们50万人民币的经费,所有的院士津贴一分钱都没拿过。

  鲜花和掌声过后,刘先林默默地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忘我工作。66岁那年,他还在陕西暨山和同事一起到野外蹲点,并独自坐上小飞机测量。科研团队成员杨海东回忆,他干什么事都身先士卒,和大家风雨共舟。

  “06年在焦作,背着GPS天线去测点,一个点蹲守20分钟,在野外工作整整一天,其实这种工作他完全可以不做,但他感觉我们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虽然是院士,没院士架子。”

  刘先林说:“历史上不乏其人,以最低的标准满足自己的低级需要——生活得很差,却创造出造福人类的伟大成果,而有的人却是相反。毫无疑问,人生的价值决不是仅仅满足吃穿、消费这些低级需要。人生的价值是创造!是奉献!”

  这就是刘先林,永远把事业和别人摆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得很低,而在人们心中,他却被托举得很高很高!

责编:常颖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