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我的抗大》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1日 10:44 来源:

    1941年,一张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简章出现在华北的冀中平原,而此时的冀中平原正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和蹂躏。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占领区的治安状况,在该地区以“剿共”为重点,疯狂地进行扫荡,搅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在这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招生简章虽然贴出来了,可是会有人前来报考吗?

    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中国共产党做出在陕北创办抗日红军大学,大规模培养干部的战略决策。

    抗大从此成为抗战烽火中凝聚抗战力量、鼓舞必胜信念的一面旗帜,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年轻人冲破重重险阻奔赴延安。根据中共中央“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的指示精神,抗大总校从延安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前往晋察冀地区办学,准备在敌后招收一批青年学生。

    在抗日根据地不能上学的小姑娘、在游击队做情报工作的通讯员、痛恨日本兵的小村姑开始穿越重重封锁,投奔抗大,因为年龄小,她们被抗大附中录取。

    1942年,日寇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达到了空前残酷的程度,紧急投入战斗,成了抗大学员经常性的任务,在敌后办学已经十分困难。

    1943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在晋察冀边区的抗大2分校和附中,连同抗大总校及其陆军中学,开始先后翻越太行山,奔卦陕北。

    五次穿越铁路,伤亡 20多人,他们的年龄大多只有14、5岁,最小的只有12岁,生命就这样凋零了。

    穿越严寒的摩天岭,一些小学员在睡梦中被冻死。

    而当他们千辛万苦来到延安之后,中央军委命令他们向甘肃陇东出发。

    甘肃陇东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该地还是原始森林遍布、未开发的荒原地带。

    大家都没有想到,从河北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千里迢迢,6个月里付出许多生命代价的艰难行程,换来的却是要离开这里去它处开荒种地。

    开荒、挖窑洞、大生产运动-----整整一年!

    到1943年秋天,抗大7分校把原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沃野良田,生活有了保证,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大改善。

    抗大7分校在搞大生产运动的同时,十分注重学员军事文化课的学习,在来隆冬之前,他们以学习文化课为主,因为这些学员最终要成长起来,才能成为抗日有用之才。

    1945年8月15日夜里,分散在陇东各个山川的5000多名七分校的学员被紧急集合,出乎他们的意料,日本投降了。

    日本投降了,那抗大怎么办?这些因为抗日而来、离开家乡5年之久的学员,此刻最想做的是什么?

    毛泽东参加了他们的毕业典礼,给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将要走向什么样的工作岗位?

    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是怎样的?圆满吗?

责编:徐颖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