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我要怒放的生命》第四集 山永远在那里

CCTV.com  2007年09月03日 11:04  来源:  

    这是一段拍摄于1987年的影像,记录的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漂流黄河中的一个片段。刘国强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但这样的片段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段精彩的历史,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就在这段影像拍摄之后几个月,有的人在黄河的波涛中永远告别了队友。

    刘国强:

    终究大家一起上的源头,大家一起漂的,而他却永远留在那儿了。

    1987年 ,由三支队伍组成的中国黄河漂流队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黄河的全程漂流。但在2个月后,在漂流拉迦峡的过程中5名队员翻船落水,雷健生等4人不幸遇难。在紧接着的第二天。刘国强和另一名队员改用密封船再次从拉迦峡下水,在强行漂流这个险滩的过程中,刘国强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刘国强:

    

    当时我们从密封船上下来的时候,因为密封船长距离漂的时候,人在里面受不了,仓盖必须要打开,在平水的地方打开仓盖的时候,就看到他们翻的船,而且看到岸上他们的尸体,但是没办法,只能是看着过去了。

    

    1987年6月27日,雷建生等四人的追悼大会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举行。然而刘国强想象不到的是,在第9天后,还在追悼会上悲痛悼念过队员的杨浩也不幸在漂流中遇难。几天后,杨浩的追悼大会也在青海省西宁市、他曾经悼念过自己队友的地方进行。

    刘国强:

    我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一帮朋友,就是过去漂流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其中坐着一个20几岁的女孩,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她是谁,也没有注意,只知道有这么一女孩。后来当有人告诉我,说这女孩是雷健生的女儿,当时我站起来了,真不知道怎么去跟这女孩去打招呼,健生遇难的时候,这个女孩才3岁,20年过去了,过去的小孩现在已经成大人了。

    其实这样沉痛的记忆不仅仅是刘国强一个人的伤痛,而这样的悲剧也不仅仅发生在黄河漂流中。在黄河漂流之前1986年,雷健生等人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长江漂流中。在长江漂流最危险的虎跳峡,正是雷健生和队友首当其冲用密封船强行漂流上虎跳。在这个死亡峡谷中,雷健生和队员与死亡擦肩而过。但是在漂流中虎跳、下虎跳,以及金沙江的老君滩的过程中,相继有7名队员被死亡留在了咆哮的江水中。

    在整个长江漂流和黄河漂流中,总共有17名勇士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山永远在那里,长江、黄河依然在奔腾不息,而那些年轻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漂流探险给人们留下一个英雄年代,也给反思户外活动的安全留下一个凝重话题。

    漂流探险本身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户外活动。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民间户外运动正处于萌芽阶段,人们对探险活动的了解还停留在表层。尽管事先预料到漂流的危险,但这种预料还是大大低估了户外活动的风险。

    李大放:

    

对漂长江有多陷不知道,可能觉得要死人,但是哪个时候那种烂漫的激情已经是压过的对危险的恐惧。而且在家里面想的危险,没有切身体会。

    何平:

    

实际上当时我们最初的出发点,参加漂流实际上很偶然的机会。也是一种随意,实际上本身本意上想,如果能参加这样一次,从长江源头走到长江入海口,把整个中国从西到东走一个遍,可以见多少东西,看多少东西,可以学到多少东西。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极好的一个经历,也是一种 换句话就是很好玩儿的一个过程。

    

    在这样的心态下,一群满怀激情和梦想的年轻人踏上了充满凶险的漂流探险旅程。在1986年组建的长江漂流队伍中,曾经真正从事过漂流探险活动的人寥寥无几。

    杨欣:

    

我第一次下水的时候,不瞒你说,就以前的公园里划过船。当给我个橡皮船在划的时候,说实在的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划,在划的过程中那个船老是打转,为了掩饰我自己的失误或者是这方面的不足,一打转我就回头给大家招招手,给人的感觉好象是故意打个转过来给大家招手,挥手一样。

    长江曾经被国外的专业漂流组织排在世界十大漂流探险的第二位,长江漂流的凶险由此可想而知。而1986年,由于不能正确估计长江漂流的危险,中国的漂流队几乎是用业余的漂流器材进行漂流探险。

    杨欣:

    当时装备应该说是很落后的,就是橡皮船,那个橡皮船也称为胶布船,就是一层尼龙层的布,上面涂上橡胶,然后把它粘起来就成为一个船,后来他们比较过我们的船和当时中美漂流探险队美国用的专业漂流船,两个有什么样的差别,我们的船拿一个稍微尖的钢笔,一扎就可以把船捅破,但他们那个船,一般的匕首,钝一点的匕首都扎不破。

    1985年,正是中美联合漂流队队长肯。沃伦宣布将漂流长江,这才促使了1986年中国人的长江漂流。而1987年的黄河漂流也同样如此。

    刘国强:

   

    有传说有一支外国漂流对要对黄河探险漂流,世界上未漂的就黄河没有漂了,黄河都称为母亲和,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应该是她的儿女,作为当司我们年轻,血气风格的时候,心理很不平衡,这种东西,一定需要我们自己先去飘完。

    1986年,长江漂流的勇士们打出了这样的口号:

    漂流队员孔志毅:

   一定要为我们中国人民争光,让长江的历史由我们中国人来写下去,而且我认为长江漂流,也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一笔遗产,应该由我们中国人来继承。

    1987年,黄河漂流的勇士们打出的几乎也是相同的口号。

    刘国强:

    我们当时对外打出的口号就是征服黄河巨龙,振奋民族精神。

    在长江和黄河的源头,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高呼着征服自然和为国争光的口号,一段可歌可泣的漂流探险就此拉开了序幕。

    1986年7月中国的长江漂流队和美国人带领的中美联合长江漂流队先后进入金沙江。在叶巴滩,两只队伍相继翻船,中国队3名队员遇难。美国队虽无人员伤亡,但是当即做出停止漂流的决定。美国队队长肯。沃伦这样总结说:现在这条江上,不管什么人光靠勇气,毅力,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好好地了解她、认识她。而中国的两支队伍即使遭受了人员重大伤亡,依然选择了继续向下漂流。

    杨欣:

    宣传,你们在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你们是勇士,确确实十,在哪个特殊的年代,那时侯刚改革开发开始的时间不长,而且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多的英雄主义,包括黄激光,董存瑞,包括祖国。有一种民族的情节祖国的情节,哪怕你心里面在发颤,但是你所表现出来的是大气凛然去面对,

    金沙江是长江最危险的地段,按照漂流的国际惯例,当遇到人力所不能及的险滩时,人在岸边沿水牵船,只要人和船都不离开水,也算是漂流而过。但是继续向下的队伍却对漂流长江有着主观的理解,认为漂流就意味着要一寸不拉的漂流过每一寸的水段。

    李大放:

    那时候我们还有一种想法。在现在看来都是不一定的,就认为江河探险就一定是要一寸不拉的漂完。后来我们才了解,人是应该要顺应自然的,绝对不是征服,我们当年讲的是征服,绝对不是征服,真正人力不可抗拒的那种环境那是可以放弃的。当时我们当年是变成了爱国主义的行动,你不能放弃。包括哪怕虎跳峡,就是说它是刀山火海你也得下去,是地狱是油锅,你也得下去。我们队长都讲了,他说这就是地狱,这就是油锅。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漂流队员们即使面对自然的天险,仍然用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大自然做搏斗。在长江和黄河的许多人力所不能对抗的险滩,队员们义无返顾的选择了漂。当与死亡反复对视,必然要有一个最终结果时,这群年轻人选择的是用无畏的勇气去捍卫生命的尊严。

    杨欣:

    当时就是凭想象我们造了一艘密封船,被称之为“中华勇士号”,那个船造了,来了,放在那儿、摆在那儿了。它等于就是说一层层胶布贴出来的船,中间是空的,像气柱一样,然后把气柱垒起来,大大小小垒起来。开始小,慢慢的大,最后再小,就像一个飞碟一样,这样一个东西。然后它有一道门,这门很小,人能钻进去,之后再把它封上,周围再绑上几十个轮胎,汽车轮胎,增加它的浮力,再把你扔到那个河里边去,扔到那个江里边去。让它到虎跳峡的礁石和激流中去撞击。人就在里边呆着。

    姚遥:

    

    但当时过的办法不是很太规范,就我们用现在的角度讲,它不是那种正规的漂流。采用的是密封船的办法,但是密封船也有被打穿的情况。所以进去也是一种未知,它应该有很大的勇气你才敢进去。你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你只要进了那个密封船。在这一点上,这些队员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这种精神头,我们现在看来还是感觉到很令人钦佩的。

    此时的漂流活动早已超出了漂流探险本身所赋予的含义,更多的是用一种几乎极端的手段来考验人的勇气和胆量。当一曲悲壮的赞歌在长江上空回荡着人类大无畏精神的同时,许多年轻生命消失在自然的狂暴里。

    杨欣:

    在整个长江漂流过程中,总共牺牲了十个人。一个是死在被石头砸死的,一个人是高山反应生病死的,还有一个人是普通的船翻船死的,剩下的七个人全部死在密封仓里。

    一年后的黄河漂流中,这样悲壮的情节继续被上演。就在雷健生等四人遇难后的第二天,刘国强和另一名队友,再次用密封船冲击拉加峡,幸运的是他们从死亡手里逃过了一劫。

    1987年,随着黄河漂流连续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些质疑漂流意义的声音开始出现。随后有关部门对黄漂提出了不支持不宣传不接待的口号。但是这并没有阻止队员们漂流到入海口的步伐,

    刘国强:

    当时我们是豁出去了,不管什么困难,不管什么压力,当时我们就想,最后没有船,我们把车拆开以后,用车内带拼成船,也要漂到山东入海口。

   

 此时漂流探险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在黄河源头高呼的为国争光,它同样承载着一群血性男儿的对生命响亮的承诺,承载着他们对曾经在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们特殊的祭奠。

    刘国强

    我要对得起我们这几个出事,遇难的哥们儿,我要把事作完了,也是为了自己的自尊,把事儿做完了,必须做完。当时我就想,我是一个男人,我男人对得起我男人这个称号。

    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终于从源头划进了大海,队员们划船将牺牲队友的骨灰撒进黄河入海口。混合和着特殊年代的躁动和对精神价值的不懈追求,一段悲壮的历史就这样画上就了一个一言尽难的句号。

   

                  怀念队友
 在黄河漂流之后,国家紧急叫停了全国所有的漂流探险项目。中国的漂流事业从一个顶峰陡然沉寂了下来。与此同时,中国的民间户外运动在其他的领域却未尝停歇。各种徒步探险,登山,滑雪,攀岩,探洞,潜水等户外运动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逐渐的扩大着它们的影响。但户外活动的危险并不仅仅存在于漂流探险中,在永远矗立着的山的面前,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一直到今天,户外事故就未曾间断。

    ……

    1992年,4名探险者在太白山遇难

    1994年,2名登山者在阿尼玛卿雪山遇难

    ……

    1998年,昆明市三名中学生在轿子雪山遇难

    2000年,5名登山者在青海省玉珠峰遇难

    2002年,“北大山鹰社”5名学生在希夏邦马峰遇难

    ……

    2004年,新疆特大漂流事故7人死亡,5人失踪

    2005年,三名德阳山友攀登康定田海子山遇难

    2006年,北京驴友结伴穿越库布其沙漠,一人遇难

    ……

    在不久前的2007年3月,一队结伴的自助游队伍穿越北京地区的灵山,网名“夏子”的队友不幸遇难。就在事发当天,曾经经历过黄河漂流生离死别的刘国强也正好和另一队山友在灵山进行穿越活动。他们的队伍甚至和出事的队伍直线距离不到6公里。

    刘国强:

    当时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在中途黄草梁的平台上,曾经两个队是在一起的,相遇的,都在一起休息,他们的装备很简单,都是一件冲锋衣,当时我看了,有的冲锋衣里面连抓绒衣都没有。就是一个单纯的冲锋衣。试想在零下20几度的气温下,而且当时的风力,因为当时我们扎营的地方,当时的风速就能感觉到绝对不低于6级逆风。我们是在山下,山上的风可想而知,到什么程度。

    

    简单的相遇后,两支队伍又按照各自的计划线继续前进。刘国强所在的队走的是强度较底的路线,夏子所在的队选择的是强度更大的穿越灵山最高峰。简单的装备和大强度的路线为整个队伍的行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刘国强:

    当时天气很恶劣,可以说是,这么多年在北京我遇到的最恶劣的一次天气,不管是我自己出去还是结伴出去,遇到的最恶劣的一次天气。晚上风很大,气温很低。虽然说已经是3月份了,但是那个地方它终究是北京海拔最高的地方,而且那个地方在我们到的前2天好像是刚下了一场大雪。在路上我们就感觉到了,有的地方雪深就是已经齐腰了

    就在当天晚上,在大风和积雪里穿越灵山最高峰的过程中,夏子不幸遇难身亡。

    刘国强:

    第二天,作为这个当时在周遍扎营的队里边,我是第一个上去的。大概距“夏子”遇难的地方应该有2、3公里吧,碰到民工抬着“老鼠”(与夏子同行的网友)下来,因为第二天嘛民工先上去,他们上的早,下来那时候我才知道夏子在上面出事了。

    20年前的黄河漂流使刘国强经历了常人所不能经历的生离死别,也给他生命中埋下最沉重的伤痛。但是在20年后,在一次危险程度远不能和当年的漂流相提并论的户外活动中,这样的伤痛却再一次突然降临,促不及防的击中他内心最脆弱的部分。20年前,刘国强和队员高呼着征服黄河巨龙的口号开始了对黄河漂流探险,为此刘国强身边的7名队友永远留在了黄河。而如今类似的悲剧依然在自己身边发生。当刘国强再度回首那段往事,感悟发人深省。

    刘国强:

    太博大了,而且黄河呢,真的很多时候是真的感觉是中国人的一种性格,不可欺,不可辱,不准许有任何东西去玷污她,但是她又很包容,能容忍很多东西,我觉得我从上游下来,她就容忍了她的孩子在她身上的这种嬉戏。

    

    从长江、黄河漂流到今天流行的各种户外活动,刘国强的经历如同中国民间户外运动历史的一个缩影。20年过去了,长江黄河漂流所延续下来的非理性内容却并不像个人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走向成熟。事故的不断发生在警醒着人们:山永远在那里,生命却中有一次,走向户外仅仅靠一腔热情是完全不够的。

    刘国强:

    你要想走,想户外玩户外,你要了解户外,你想成为驴的话,你要知道,我要成为什么样的驴,任何东西不能跟自己脚劲。

    刘国强

    在户外,人征服的是自己的体能和意志。自然永远是征服不了的,人必须报着一种平和的心态,走向自然,享受自然赐予人们的美丽。

责编:徐颖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