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第39集 非常赛场

 

CCTV.com  2007年12月04日 09:52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今天我们要造访的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首都,1980年第22届奥运会举办城市。

一曲专为闭幕式谱写的告别曲《再见,莫斯科》在体育场上空响起,吉祥物小熊米莎再次出场,向人们挥手告别

  今天我们要造访的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首都,1980年第22届奥运会举办城市,莫斯科红场,列宁,喀秋莎芭蕾,套娃,伏特加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俄罗斯,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感受俄罗斯民族的奔放性格和独特的艺术气质。也使人联想起过去时代的超级大国,苏联。
  1980年夏天,第22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就在这座体育场里举行。这座体育场能够容纳十万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之一,是苏联专门为举办奥运会兴建,原名为列宁中央体育场。苏联解体以后,更名为卢申尼季体育场。
  莫斯科奥运会,是奥运会第一次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举行,这座体育场规模庞大,建筑装饰精美。苏联人民对这次奥运会投注了极高的热情。但是由于受突发政治事件的影响,当时国际奥委会一百多个成员,包括中国在内,有近一半的国家和地区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所遭遇到的最严重的危机。
  1980年七月,莫斯科奥运会十项全能比赛正在进行。来自联邦德国的运动员克拉奇梅尔坐在看台上观看比赛,神色黯然。看着场内的记分牌,他对同伴说: "要是我参加的话,这场比赛我是能赢的。"这并非夸大其辞,就在不久前,克拉奇梅尔创下了8649分的十项全能世界纪录,而本届奥运会冠军的成绩比他的纪录低了一百多分。
  但是由于他所在的国家联邦德国抵制这届奥运会,克拉奇梅尔只能作为普通观众到场观看。此时此刻,是他运动生涯中距离奥运金牌最近的时候,而再等四年下一届奥运会,克拉奇梅尔即将退役,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这次缺席留给克拉奇梅尔终生的遗憾。
  就在几个月以前,阿富汗国内 局势动荡。苏联政府做出了令世人震惊的决定,出动八万名士兵入侵阿富汗。这标志着苏联对外扩张的顶点。
  国际社会纷纷谴责苏联的侵略行径,美国总统卡特甚至提议国际奥委会把主办国换成希腊,并通电苏联,如果苏军不在1980年2月20日前撤出阿富汗,不仅美国要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他还将全力阻止其它国家参加比赛。而国际奥委会的态度,则是坚决要如期举行。
  这当然并不表示国际奥委会赞同苏联的立场,而是基于奥林匹克运动拒绝政治的最高原则。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表示,不管他本人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态度如何,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他不能允许以自己的政治观点阻碍奥运会的顺利举行。
  国际奥委会随后一份声明说:奥运会是对全世界运动员的郑重承诺,一旦做出了举办的决定,所有国际和各国体育组织以及成千上万的个人都应在法律和道德上对此承担义务。国际奥委会无力解决世界上的政治问题,在这危急时刻,他呼吁所有国家的政府,特别是大国政府,共同商议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
  重要的,是要举办奥运会,而不是在哪里举办的问题。
  声明发出后,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奥委会的支持。但是在做出是否参加本届奥运会最终决定的时候,各国奥委会内部意见分歧很大。问题的焦点,在于运动员身份和国家公民身份之间的冲突。如果作为纯粹的运动员,就应该捍卫奥运会不介入政治的原则,排除障碍,到场参赛。而作为国家公民,此时就应该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的决策一致。
  联邦德国人约瑟夫.内卡曼,曾获得两次奥运马术比赛奖牌,同时又作为本国奥委会委员,对是否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有投票权。
  联邦德国奥委会以电视直播,公开辩论、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是否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经辩论投票,联邦德国奥委会最终选择了抵制。许多运动员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夺取奥运金牌的机会。面对如此强烈的抵制声浪,苏联的领导层可能也始料未及。
  以阿富汗当时的军事力量,苏联本以为可以速战速决。没想到这场战争后来一直持续到1988年才结束。

1/4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