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探索子网 > 探索发现——同一个世界 > 正文
叶利钦的一句名言,多次被媒体记者引用....如果要改变命运,就去打网球吧
1980年,莫斯科举办的第22届奥运会,由于政治事件的影响而受到空前抵制。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对垒,给莫斯科奥运会留下了太多遗憾。27年过去,这些比赛场馆依旧巍然屹立,默默诉说那段令人感怀的往事。苏联是无可争议的奥运金牌大国。上个世纪末,它持续了20年体育强势,共取得4次奥运金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在体操,游泳,田径,冰上运动等项目上,优势明显。在一些非奥运传统项目方面,如国际象棋,苏联可称得上实力超群,独步天下。
苏联为什么能够在体育方面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是什么样的体制保证它的成功。
莫斯科体育大学体操训练馆属于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莫斯科体育大学。从这里走出过数十位体操冠军。当他们第一次参加训练时,很多就像这些小学员一样,往往只有四五岁。
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俄罗斯明星,是体操运动员霍尔金娜。霍尔金娜15岁首次参加世锦赛,一鸣惊人,获得了鞍马和高低杠的银牌。此后她曾经三次参加奥运会,共获得过两枚金牌、三枚银牌。在她耀眼的职业生涯中,囊括了三届欧锦赛全能冠军,并连续五次夺得欧锦赛高低杠冠军。尤其在高低杠单项方面,霍尔金娜是真正的皇后。近十年当中,在所有参赛的高级别国际比赛中,霍尔金娜保持了不败纪录。这辉煌的成绩单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武器呢?
有人说,这是源于俄罗斯民族的艺术气质。
与其他比赛不同,体操更接近舞蹈艺术。
而在这个领域,俄罗斯民族极具天赋。
俄罗斯的芭蕾舞是世界最高水平的。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被俄罗斯几代芭蕾艺术家完美演绎,已成为不朽的经典。
与此相辉映的是在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这些项目中,苏联无一例外都是强手如林。然而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仅是热爱艺术还远远不够。光辉夺目的成绩单背后,是苏联体育科技的保障。
在莫斯科旅游体育学院的体育博物馆里,收藏有数千册早期苏联体育科研方面的书籍。
1925年创刊的《体育理论与实践》月刊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流的学术性刊物,每年刊登数百篇科学论文和文章,受到世界各国体育专家的青睐,美国、 德国等世界体育强国全刊翻译出版发行。
苏联体育科研的一大特色,是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需求,有的放矢的搞研究。
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苏联颁布了《苏联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明确提出,锻炼身体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卫祖国。苏联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通过学校、工厂、农村等基层体育协会组织,执行《劳卫制》的考核测试。《劳卫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和战后经济建设方面,以及促进群众体育的普及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体育侧重提高运动竞技水平,辅助苏联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夺取奖牌。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苏联一直与美国明争暗斗,争夺奖牌总数第一的桂冠。从1952年苏联第一次参加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到1988年的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9届奥运会中,苏联6次获得奖牌总数第一名。在1956~1988年间参加的9届冬季奥运会中,苏联7次获得奖牌总数的第一名。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