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大地湾之谜(第二集)

CCTV.com  2007年11月08日 09:49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大地湾遗址从1978年开始发掘,第一期发掘历经了七年。当时出土了许多粮食,主要是黍。这些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国际上还有过一种说法,说中国的黍来自外国,而国外最早黍的标本是希腊的阿尔基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那么大地湾的黍到底是当地先民自己栽培的还是外来的,它的年代究竟是什么年代的?为此我们展开了调查。

  大地湾,是甘肃省秦安县东部邵店村边的一个普通的小河湾。很早以前,这里的村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山坡上经常看到一些破旧陶片,偶尔也能捡到一两个比较完整的陶盆陶罐。

  原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岳邦湖:搞了一辈子烧窑了,但是还达不到大地湾的水平。

  平田整地的时候,遗址遭到了严重的损毁。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这样一来我们就报请国家文物局,进行抢救性试掘。

  经过长达7年发掘,这竟是一处距今约8000年,前后延续了3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这一发现立即在考古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原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岳邦湖:不但东西多,而且这个古迹这个遗址也比较丰富。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遗址,部分发掘现场已经回填,仅剩下几座房址,就这么几座房址它能折射出8000年前的历史吗?在这么几座房址中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呢?

  主持人:在我们的记忆中对古人类的印象是长长的毛发,树叶兽皮遮体,在丛林中摘野果子、捕杀动物过着居无定所的游荡生活。虽然8000年前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但由于那时还没有文字记载,人类的活动都是口耳相传留下来的,所以我们对先人的感知除了最原始的印象外,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来认识。听到最多的有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的故事等,大地湾这处遗址的发现实实在在的展现了古人类的生活状态,在这处遗址,古人类整整生活了3000年。这说明大地湾的先民们已经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对规律的生活,已经不用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了,这种生活就要有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做保证,那么他们是怎么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我们知道有被列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的传说,说他“养牺牲以供庖厨”,意思是饲养家畜以供食用。还有一个关于种粮食的传说,说是有一个人为了能从植物中获得食物,他尝百草,历尽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植物,然后经栽培繁殖,最终发展成农作物,后人则把他传誉为农业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神农氏。大地湾的先民们是不是在那时就已经能够象伏羲氏和神农氏那样会农耕会饲养家畜自给自足了呢?


  当记者驱车前往大地湾时。一到天水市境内就立刻感受到了浓郁的伏羲文化。伏羲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传说伏羲就是天水人,在当地至今还一处明代兴建的供奉“人文始祖”的伏羲庙,传说他是最早开发西北的先民首领。在中国古代的神化传说中,有许多关于伏羲的故事,说他智慧超群,不仅始画八卦,代替结绳记事,而且教会人们结网捕鱼、驯养家畜。我们暂时或许永远也无法证实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但是将他当作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或某一方面的代表人物来看待的话,在考古中是否会找到这样的人和事呢?

  郎树德,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大地湾遗址考古挖掘及挖掘报告整理、编写的主要人员。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我们一共发掘了10个发掘区,加起来一共有163个探方,还有6条探沟,发掘的面积大概是14752平方米。那个探沟呢是两米宽的10米长的探沟,探方大多都是10×10米的,小部分有10×5米的,那么一般发掘深度最深的有七、八米深,浅的也有两三米。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大地湾遗址发掘过程中,仅房屋遗存就发现了240座,在我国数以万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不仅数量最多,而且保存状况基本完好。其中,距今6500年至5900年间的二期遗址就发掘出156座房址。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根据目前我们发掘和研究的成果,大地湾二期的这一阶段的生活环境,我们搞的比较清楚。

  考古工作需要仔细而有耐性,考古工作者在断壁残垣上,在破陶烂瓦间,在土层的堆积里寻找着先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在清理大地湾二期遗址过程中,考古人员在一些陶罐和地坑中发现了一些形状怪异的黑色小颗粒,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些黑色的象碳一样的小颗粒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要放在陶罐中和地坑里面呢?它们会是植物的种子吗?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曾对大地湾远古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做过考古调查,吉笃学博士是这个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吉笃学:植物的种子有它本身的这个特点,在植物考古学上,第一个原则就是说,你发现了植物种子,是否就是古代的植物种子,它必须碳化,因为如果你发现的种子是像现在这样光鲜的颗粒的话,很难判别它是现在的植物还是古代的植物,所以在植物考学上来讲,古代遗存的判定,一个原则就是首先必须碳化。

  这么说这些已经碳化了的小颗粒很可能就是植物的种子,如果是的话,它们又会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呢?是粮食作物吗?

  很快考古人员把这些种子送到了有关部门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这竟是当地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黍和粟。

  黍是一种煮熟后有黏性的食物,有人也把它称作黄米,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谷子、小米。有历史记载以来,黍和粟就已经在河西走廊广泛种植。黍更是一种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低的作物,非常适宜在西北地区生存,直到今天,它仍是甘肃的常见作物,陇西黄土高原上至今仍生长着野生黍。

  这样看来,早在6500年前的时候人们已经知道收藏植物的种子了,表明他们已经会耕作和收获了,农业已经在这里出现了。那么这时的农业是最原始的农业还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呢?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吉笃学博士:中国农业现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无法证明它是从什么时期发展起来了一个唯一的一个地区,


  主持人: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黍来自外国,而国外最早黍的标本是希腊的阿尔基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距今7000年左右的黍。那么在大地湾找到的这些黍的种子能不能证明中国的黍不是来源于国外,而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在长期的劳动中亲手培育起来的呢?于是有关人员将这些种子送到了有关部门进行了年代检测,结果发现这些种子的年代最早的大约在六千七、八百年前,并没有超过希腊种子的年代。难道中国的黍真的是从国外进来的吗?要证明这些黍确实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就要拿出科学的证据,最基本的证据要有两条:一是必须要有可做鉴定的植物种子的遗存;这个有了但年代较晚还得继续找;二是这些遗存应和这个区域广泛分布的同种类野生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我们的有关科研人员首先把当地种植的黍和野生的黍进行杂交,结果并没有出现变异,而是一种正常的中间类型,这结果就表明陇中黄土高原长期种植的黍并不是外来的作物,确实是在原生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植物。但这似乎也不能完全说明黍就不是外来的呀,也许是从外面进来然后经过几百年的驯化在大地湾扎下根的呢,野生黍不也被驯化了吗?因此,要证明这种黍不是来自外国的品种,还要做一件事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地湾还要继续找,要找到比7000年还要早的黍的种子遗存。那么在已经挖掘的仅有的一万多平方米的遗址中会有这样的种子吗?如果有的话这比小米粒还要小的多的已经碳化的黍的种子又会在哪里呢?

  在大地湾遗址发掘过程中,虽然发现了许多遗迹遗物,可要在这样一大片山野下面寻找比小米粒还要小,而且早已碳化了的植物种子,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地湾一期遗址中的一个灰坑中考古人员终于找到了黍的种子,经鉴定这些种子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在左右,与希腊黍的年代不相上下,这也说明陇中黄土高原就是黍的原生地之一。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吉笃学博士: 2004年我们在大地湾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就特意地在剖面上从仰韶晚期到半坡一期到大地湾一期,甚至到地下的黄土堆积里面,我们都采集了土壤,回来以后进行浮选。

  经过浮选他们也发现了植物种子并立即把这些种子送进了兰州大学碳十四检测室。

  目前,年代检测普遍采用碳十四检测方法。碳十四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宇宙中数值恒定,在自然界分布均匀,含有碳十四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之后再通过食物链吸收进入人类或动物体中,在这样一个不断产生、不断吸收、不断衰变的过程中,植物和生物体中的碳十四与大气之间总是处于一个交换平衡状态。当植物和生物死亡后,交换过程停止了,其体内碳十四随时间开始衰变,越来越少。这样,我们通过对残余碳十四含量的检测,就可得到其具体年代。

  经检测,这些种子的年代不仅把大地湾有农业的起始时间大大提前,而且也证明了大地湾早期的黍,其年代远远超过了希腊阿尔吉萨前陶期地层中出土的黍的年代。


  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大约7800年,可能还会更早,7800年已经开始有很发达的农业,就是说农业已经在这儿很发达,农业有一个发展过程,事实上中国的农业起源应该更早,因为这个大地湾文化它已经有粮食在那儿,那么这个过程要变成这个农业,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从采集到农业这个过程,应该有几千年的过程。

  随着对大地湾遗址考古进一步发掘,大地湾演变发展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赵老师:2006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兰州大学和我们考古所三家合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早于大地湾8000年前的地层关系。

  地层是自然界演变过程中在地表层上留下的痕迹。通过这些地层关系不仅可以了解各个时期的环境状态,还可以找到人类最初活动的迹象,越往下年代越久远。

  赵老师:这个坑挖了七、八米深,发现了在大地湾早期的地坑,也就是8000年前的早期地层之下,还有比较原始的就是新石器文化的这种碎石片,那么这就说明了,在8000年前这个地方,就有人在活动。

  陈老师:大约是4万年3万年这个区域一直有人,就有人在那活动,他不一定住在那儿,因为当时不像后期的人是聚居的,他当时可能晚上住在洞穴里面,但是这个区域一直有人活动,因为那个位置很好,周围有水,然后有水有草。

  主持人: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出现前人类在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里一直过着原始采集狩猎的流浪生活,由于居无定所,随身携带的物品有限,生活水平受到很大限制,发展很慢,技术、生活方式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微乎其微。只有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在知识、科技等方面才爆炸式的发展起来。农业社会的出现到现在才有短短1万多年,载人的航天飞机都已经上天了。所以有人说,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件标志性的事件,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的出现可以让采集狩猎的人们定居下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可能农业刚开始时的刀耕火种阶段,人们并不一定完全定居。但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是定居。定居后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生活,可以让许多技术、知识、物品一代一代的积累,不仅会大大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也使人口增长加快,这样村庄、聚落就会出现,发展到后来城市也出现了。所以说定居、农业时代的到来是文明得以积累、快速发展的前提。


  这是甘肃省博物馆根据大地湾挖掘报告制作的大地湾二期一个聚落模型,它的实际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有70户人家左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在忙着建房,织布,烧制陶器,一片繁荣安定的景象。在它的四周有壕沟围绕,形成一种凝聚式环壕聚落格局。

  这一时期房屋的布局已经与一期大不相同,它们不再是依山面河了,而是围绕聚落的中心呈扇形多层分布的。而这个聚落的中心地带竟然是一片公共墓地。那么这一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把墓地置于中心位置呢?

  郎树德:这些墓葬现在看来都是一种正常死亡的一种状况,尸骨都比较齐全、规整,随葬品呢,有一些随葬品但是没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我们说,那个时候大体上整个社会是平等的。一个大的家族,是以母系为首领的。

  这件有着女性造型的人头雕刻陶瓶,经鉴定就出自这一时期。从磨损程度上看,它不像是一件实用物品,很可能是母系社会带有图腾性质的一件礼器。既然母系社会人人平等,那为什么要在氏族居住地的周围修建壕沟呢?

  郎树德:目前一般认为仰韶早期的壕沟是防御性的。主要是防御动物对人类的侵害。我们在大地湾的这个壕沟里头,曾经发现完整的一些动物骨头,可能是这些动物在要闯进来的时候掉到沟底下的。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大地湾遗址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许多动物遗骨。其中有大象、棕熊、猎豹、犀牛的遗骨,也有猪、马、牛、羊、鹤的骨头。其中猪的骨头最多,而这些骨头中1至2年的幼猪比例高达78.9%,这与现代人宰杀猪的年龄相当。那么这些幼猪到底是饲养的家猪还是狩猎来的野猪呢?伏羲“饲养家畜以供食用”的传说那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吗?

  为此我们再次来到了曾做过大地湾农业考古调查项目的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如果这个猪完全吃草的,那么与当时整个的这种草的成分是相结合的,如果是圈养,那主要是吃人的剩下的东西,吃这个粮食。

  那么怎样才能鉴别出6500年前这些猪到底吃的是草还是粮食呢?

  原来在自然界的植物中,不同的植物所含的同位素是不同的,比如草中的同位素是碳三,农作物里面的粟和黍都是碳四植物。如果猪吃的是这种农作物,那么在它的骨头中体现的稳定同位素应是碳四。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吉笃学:于是我们在大地湾遗址里面采集了大量的这个动物骨头,主要有牛、马、羊、和猪的骨头。牛、马、羊的同位素基本上没有变化,都是以碳三为主,但是猪的同位素变化非常大。在大地湾一期主要是碳三同位素,在大地湾一期说明猪主要是以碳三植物为主,但是到了大地湾二期之后,以碳四植物为主,说明当时猪可能也在食用这些植物遗存,也说明当时也可能在圈养。


  主持人:野猪的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把野猪驯化成家猪从遗传学的角度讲,至少要经历十代的训化,按三年一代也得三十年,这还得在了解野猪的一些习性后才能做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野猪如何被驯化?在这个驯化过程中是否就有伏羲的身影?我们无从考证,但伏羲饲养家畜以供食用的神话故事确确实实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古人把野猪驯化成家猪,用现代的观点来讲就是把一种有限的资源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农业的产生,农业不仅使游猎的人定居下来,还发展了饲养业。

  近年来关于农业考古的话题越来越热,农业起源的探讨结果也不尽相同。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千差万别,那么农业的起源也必然是多元的。比如在黄土高原上最早的农作物可能是黍而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就可能是稻了。从大地湾遗址的分布来看,是从河谷开始的低地向高地发展的,而且黄土高原好多文化遗址都呈现出由低地向高地发展的规律,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知道,原始人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很低的,要受制于环境的因素,那么他们在农耕之初就要在海拔、气候、地形上有所选择,水则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这可能就是最早的遗址都是从河谷开始的原因。因此探寻大地湾农业发展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个地区农业起源的模式和规律。

  碳化了的植物种子和动物的遗骨从某种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几千年前大地湾先民丰衣足食的生活,那在这里我们还会探得哪些秘密呢?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走近科学》系列节目---大地湾之谜。

责编:走近科学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