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辍学的穷中学生,一个行艺的乡村裁缝,怎样成为绿林首领?山大王怎样洞开寨门,协助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1965年5月,毛泽东回到了阔别近三十年的井冈山,在下榻的井冈山宾馆115房间里,他突然对陪同人员问起两个人的名字——“袁文才,王佐家里还有人吗?”“有哇,他们的遗孀都还健在。”“我要见他们!”毛泽东有力地说道。
孙景玉采访:袁文才的老婆,就站在县委常委的队伍当中,站在前面。毛主席走到前面停了一下,很认真地,很细致地看一看袁文才的老婆,很动感情,好像我们家人团圆的这种感情似的。赶到和井冈山党政领导照相的时候,王佐的老婆也是站在前面,毛主席也是这样子,站在那儿停一下,看着好像很难过似的,很难过似的。
据当时负责接待毛泽东的孙景玉回忆,在见到两位遗孀的时候,主席表现出异常的激动,像与久别的亲友重逢——袁文才和王佐究竟是什么人?让日理万机的国家主席在时隔三十年后,依然放不下这沉甸甸的往事?在两位特殊人物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里就是名扬天下的——江西井冈山,令人神往的绿水青山见证着中国革命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个红色起点的确立,与两个人的名字紧密相关——他们就是袁文才和王佐。至今,在井冈山地区,提起袁文才和王佐,仍然有某种神秘和传奇的色彩,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兴趣。采访是从袁文才的老家开始的。
(同期)你好,你好老人,老太。她是开门来迎接我们,知道吧?您是袁华香吗?是。可找着了。
袁华香老人今年已经87岁了,四岁时由父亲袁文才送到这里当童养媳,父亲的模样在袁华香的印象里既亲切又模糊。袁文才死后,家徒四壁,年幼的袁华香寄人篱下,在这所房子里度过了83年的时光。提起父亲袁文才,袁华香老人跟我们说起母亲谢梅香讲过的往事……
1898年10月,袁文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客籍家庭中,深受豪绅地主的压迫。袁文才的父母希望儿子能有个好的前途,全家人省吃俭用,将刚满七岁的袁文才送进私塾馆里读书。因为袁文才懂事刻苦,私塾先生曾说他将来会成为将相之材,全家人对他更是满怀期望。就在这时,噩耗传来,袁父突然病故,家中负债累累,袁文才只好辍学务农,他的命运从此走入另一个方向。
陈刚采访:父亲为他(袁文才)找了一个童养媳,姓张,长得比较漂亮。当地有一个财主叫做谢冠南,他的儿子就看上了袁文才的媳妇,一来二去,就凭着他父亲的势力就霸占了他的媳妇。这样袁文才回来以后,一是没有书读了,自己的媳妇又被土豪的儿子强占了,所以他觉得非常气愤。但是他又没有办法,手中没有枪,也没有权力。这样,他就跟谢冠南结下了怨。
有一次,豪绅谢冠南利用手中的权力,独吞了一笔本应该发放给村民的经费。袁文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暗中作了准备,并当众揭露了谢冠南的丑行。袁文才首次反抗成功,声望顿增。此后,他常在公众场所为贫苦百姓鸣不平。然而,谢冠南岂肯罢休?他最终竟烧掉袁宅,指使他人残忍地将袁母杀死。父亲长年遭受欺压,饮恨离世,妻子被土豪霸占,母亲又亡于仇人枪下,这一切令年轻的袁文才忍无可忍,他有了加入绿林的想法。然而,加入绿林要有武器,袁文才哪里有什么武器呢? 采访中,袁华香老人的儿子,也就是袁文才的外孙李风先,提出要给我们看一样外公用过的东西。
同期:这是什么呀?当时我的外公,他在马刀队用过的东西。这是马刀吗?对 这是马刀。
马刀本是当地农民用来砍柴、辟荒的工具,当时袁文才就是提着这种刀具参加了“马刀队”,他最初的想法是能参加“吊羊”以雪家恨。吊羊就是打土豪,一次,袁文才计划周详,将当地名声最坏的土豪制服,并将夺取的财物全部分给贫苦百姓,自己分文未取。这次胜利后,袁文才的威望与日俱增,逐渐成为马刀队的领导者。
袁文才的传奇经历让我们感慨不已,那么,与他同在井冈山的王佐又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来到了王佐的家乡,今天的下庄村已经有一百多户人家,而19世纪末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拥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落,1898年5月,王佐出生在这里一个贫穷的家庭。听说王佐的孙子还住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他。
同期:这就是我爷爷。他从来就没有照过相,博物馆按照我爸爸的相片,画出来以后,拿到北京宋任穷审稿。旁边是我父亲,这是宋任穷,当时宋任穷是?是我爷爷部下四连党代表。
王佐当年住过的房子,依然保存着。王生茂说:爷爷王佐自幼丧父,家境十分贫寒,童年时随母四处漂泊流离。王佐并没有像袁文才那样的条件进私塾读书,他十五岁就开始学裁缝,虽然没有太多文化,但王佐从小聪慧过人。十里八乡只要是见过的衣服新款式,他都能依样做出来并有所改进,令师傅都称道。三年的学徒生涯练就了王佐心如细丝,过目不忘的本事。后来,他竟赶超师傅,成了井冈山远近闻名的裁缝师。为了防身,王佐又练起武术,师傅是以严厉残酷著称的拳师王冬文,夏秋之际,王佐每天睡在露天的石头上,为了积蓄丹田之气,师傅让他早早起床不准小便、不准唾沫,直练到浑身出汗、满脸泛红才能休息片刻。他也许没有料到,正是当初苦练神功成就了自己日后出入绿林,身手矫健的搏杀功夫。当地绿林军中有一位首领叫朱孔阳 ,他请王佐给兄弟们缝制衣服,见王佐手艺精湛,才智过人,便邀他入伙当“水客”,王佐当即应允。
采访李春祥:水客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专门派人去探水。探水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侦探。凡是王佐做水客,带着他的弟兄去打土豪啊就是吊羊啊,马到成功,没有不成功的时候。所以朱孔阳特别欣赏王佐。就这么干了一年,朱孔阳这个人只杀富不济贫啊!而且滥杀无辜,他对这一点最看不惯了。特别是乡亲们,是他这里的一些乡亲啊,他就不行了,所以算了吧,王佐跟他分道扬镳,另起炉灶,自己单独干起来了。
1923年9月,王佐从其它绿林军中买来一支旧式毛瑟九响枪。从此,他决计仿效朱孔阳去“吊羊”,而他的目的是真正的劫富济贫。当天晚上,王佐与几位亲友联合开始了绿林生涯。
马江保是邻村有名的大土豪,欺压百姓,招致四周怨声载道,平常王佐是敢怒不敢言。中秋刚过,王佐利用入马家大宅做衣服的机会,细细观察宅院的布局,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清晰地画出马宅的结构草图,像当年做裁缝时绘制衣裤一样,以此为蓝本实施行动,就是凭着这张图,王佐领着七八个人,在夜里轻车熟路般地进入马家大宅,偷袭得手。捆绑了马江保,缴获银两数千,全部分发给村里的百姓,王佐不费一枪一弹夜袭马家大宅的故事传遍井冈山。从此,附近的贫苦农民也陆续投奔王佐,队伍日益壮大。几经周折,王佐先后占据了茨坪、大小五井一带,将大本营定居于大井村的白屋,成为井冈山当时最大的绿林武装之一。
王佐的活动范围在井冈山上,而山下就是当时已成为绿林头领的袁文才所在的“马刀队”。一次,王佐的部下谋反,王佐跑到袁文才处求援,袁文才当即处置了这场兵变,从此,王佐与袁文才结成了生死之交。他们都以劫富济贫为目的,志趣相投,又是同年生,于是,两人拜了把兄弟。从此,两位好汉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山上山下,绿海双雄在五百里井冈名声大震,也引起千里之外一个人的悄悄关注,这个人就是毛泽东。此时,他正在为红军部队的何去何从而忧虑。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东赣西发动秋收起义,因寡不敌众,起义队伍被打得所剩无几。毛泽东只好一面联系朱德,一面主动寻找地方休生养息建立根据地。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去处。毛泽东听说这里的绿林首领一个叫袁文才,另一个叫王佐。如果能够说服两位洞开山门,让处于艰难困苦中的红军驻扎此地将是上策。于是毛泽东立即给袁文才写信约见。
采访余伯流:毛泽东和山大王袁文才会见的地点在大仓村。大仓是位于古城和茅坪中间的一个村庄。那么袁文才的哨兵,在七八里地之外侦察,毛泽东几匹快马,没有部队跟进,到跟前一看,毛泽东赤手空拳,手枪都没有带。袁文才就放心了,就下令撤销了他埋伏的武装,开始谈判。据老同志回忆,从上午十点一直谈到黄昏。袁文才始终不表态,是否接纳毛泽东在井冈山安营扎寨,建根据地。
谈判几乎陷入僵局之际,毛泽东当即送给袁文才100支枪以示诚意,这一举动出乎袁文才意料。那个时候,一百杆枪枝在一场战斗关键时刻就意味着胜负。于是袁文才亲自将毛泽东的部队接到茅坪最好的房子——攀龙书院,给红军住宿和做临时医院。
采访袁华香:我父亲四岁就把我送到这里,然后就去接毛主席,接到他回来已经弄湿一身了 走路打仗就没有衣服换了 回来以后 就烧了水给他洗澡 没有衣服了 我妈妈就说 你结婚的时候不是还有一件衣服 短衫跟裤子啊 结婚时候穿的长衫马褂 洗完澡就给毛主席换上了
袁华香老人说,当年,因为部队需要经费购买武器粮草,当时家境还比较富裕的母亲谢梅香,就将自己的首饰都拿出来当掉,换来的钱全都给红军用了。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