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发现者胡光震

 

CCTV.com  2007年11月20日 10:29  来源:  
  [内容速览]胡光震早年从事过日用瓷工艺美术设计,因材构思、因材施艺是这个职业的思维习惯。而这件残破的玉壶春瓶一度成为他心头萦绕不去的结。该怎么办?放弃?扔掉?还是继续苦恼不已地压在心头?一个好的点子,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很多时候就像是脱胎换骨,破茧化蝶一样,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残破的玉壶春瓶被放置了三个多月,一天,胡光震和朋友一起吃饭。这一次,他有了石破天惊的发现。

    一个残破的瓷瓶如何成为绝世精品?

    亿万年的神秘溶洞又给他怎样的艺术灵犀?

    传统粉彩如何续写当代传奇?

    敬请收看《走遍中国》之发现者胡光震

    王锡良:有一个瓶子,我不晓得他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它搞得破了。

    张学文:他的玉壶春瓶子,它是一个变了形的,这是一种偶然的一种变形的形体。

    胡光震:这个玉壶春瓶啊,本身就有这么高,因为烧窑的时候,它那个温度和原料的软硬度,没有配合好。

    胡光震:因为温度太高,它就往下塌了。

    王锡良:瓶子是很高的,它折起来。

    张学文:本来是一种毛病,按照一般的话,我们就是应该扔掉的。

    王锡良:那个东西是很难处理的

    张学文:看过这个造型以后,他就在这里思考

    胡光震:面对这么一个即将要报废的瓷器,你该怎么办?

    解说:胡光震早年从事过日用瓷工艺美术设计,因材构思、因材施艺是这个职业的思维习惯。而这件残破的玉壶春瓶一度成为他心头萦绕不去的结。该怎么办?放弃?扔掉?还是继续苦恼不已地压在心头?

    胡光震:瓶子就放在我这个画桌上,放了将近一两个月。我想要把它弄好,不容易,一定要想个好点子。

    解说:一个好的点子,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很多时候就像是脱胎换骨,破茧化蝶一样,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胡光震:这个瓶子很幸运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正在那个棚板的边上,它弯下来的时候,塌下来这瓶口,你看这瓶口,正好搭在这个棚板的空位置,空的地方,它就没有沾上其它的东西了,它就保持了它的完整性。

    一个瓶子塌下来以后,它瓶口保持着完整性的话,它看上去呢,它还有可取之处。

    张学文:怎么来使它形成一定的装饰意味,以及它的情趣。

    王锡良:但是胡先生处理得相当好。

    解说:残破的玉壶春瓶被放置了三个多月,一天,胡光震和朋友一起吃饭。这一次,他有了石破天惊的发现。

    胡光震:在酒桌上看见几个醉翁,他们讲话时疯疯癫癫的,人也摇摇晃晃的。我心里就冒出一句话,你这个家伙连酒瓶子都喝醉了,我是这么一个念头就出来了,对啊。

    那个倒掉的瓶子叫玉壶春,玉壶春以前也是装酒用的,人醉倒了,瓶子也醉倒了,这个瓶子是不是醉倒了?跟这个醉字联系起来了。

    那就这样以后,我就注意观察这个喝醉人的这种形象,你说他半清醒,半糊涂,烂醉如泥,就像这个瓶子,是很吻合的。

    解说:醉倒的玉壶春瓶,这个期待已久的发现让胡光震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然而,一个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胡光震:这个醉汉画谁呢?画张三李四都不合适,画个古人吧。那么古人谁喝酒最厉害?有刘伶,那是酒仙那,但是最有名的还是太白醉酒嘛,李太白嘛。

    胡光震:在创作的时候,我仔细看了一下它这个褶皱它的棱角和造型呢,要弄一个人的话呢怎么弄呢,趴在上面,摊在上面的话,这个肩膀,沿着这个瓶子弯下来的边缘这条线,这下面有个褶皱,也就按照它原先那种褶皱,把这个衣服正好袖子里面、后面那个衣服褶皱,那么这个大袖子,肩膀在中间,那么这个大袖子怎么办呢?这个瓶口就想像成大袖子,往下面一掸,飘下来就虚掉了,这样一来呢,这个人物造型那就好像摊在里面一样,整个一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原雕,不像是后画上去的一样。

    胡光震:这个醉汉一手往前面一搭,还在这个前面这个桌子上写了两个字,好酒!

    王锡良:画了一个李白醉酒的,那是相当神奇的。

    张学文:看到这个瓶子都歪歪扭扭了,他就根据这个,所以来创作自己的画面,这就是说随型赋彩呀。

    胡光震:这就是一种人的构思,和天然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了。

    解说:胡光震是陶瓷艺术创作领域的多面手,他的作品往往是诗、书、画、印融于一体,具有浓郁的书卷气。《醉陷玉壶春》正酣畅淋漓地体现了胡光震高超的艺术功底。这件化腐朽为神奇的作品一出世就吸引了海内外收藏家的热切关注。一位日本收藏家出百万重金要收藏这件作品,却被胡光震婉言谢绝。

    解说:洪源仙境距景德镇市区约50公里,是胡光震创作采风、寻找灵感的经常去处。洪源仙境附近是(与汉代苏武齐名的)南宋爱国忠臣洪皓的家乡,当年洪皓游览这里时曾留下了“谁知仙境在人间”的赞叹,“洪源仙境”因此得名。

    这是一个距今一亿多年的石灰岩溶洞,总面积约八万平方米,洞中由岩石和钟乳石形成的石柱、石笋、石花以及各种鬼斧神工、千姿百态的景观。宋代的地理学著作《太平寰宇记》中称此洞“云起泉生,四时不绝”。每逢春夏之际,幽深曲折的溶洞里雾气缭绕,水声盈耳,景致奇幻。这种神秘莫测的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胡光震。

    通常来说,艺术家的采风大都会带着纸、笔或摄影录音器材,而胡光震却为什么两手空空呢?

    胡光震:因为我们中国画,我们这个粉彩嘛,主要是中国画题材,反映中国画题材的东西在里面。中国画主要是有忆画,记忆画,忆画为主,为什么这样能够把自己的感受,把它表达出来。所以我出去采风,都是回来默画,记忆,凭自己的记忆,这样是过了脑袋的东西。我觉得能够把这个意境画出来、把气氛把它画出来,画出它的精神,而不是它的形,而是它的神。你像刚才我们进洞的时候,那里面你刚到大厅的地方,哎呀,那第一印象它是非常壮观。那是只有感受得到,你要把它抓拍下来你拍不下来,就是那种感觉,所以我们艺术品就是要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

    解说:从洪源仙境回来的第二天,胡光震就开始投入创作,他准备画几件以溶洞为题材的瓷画作品。一般来说,这样一件作品,从构思到烧制完成,需要一周左右时间。

    胡光震:艺术的创造是来源于生活,虽然我没有写生,但是我感受了,感受了大自然,就像人做梦一样,有很多梦境它是很微妙的,但是也跟现实离不开的,所以他白天看到一些东西印象相当深,他晚上做梦的时候就反映出来了。那种似是而非的感觉,非常微妙。我们的作品也应该像这样。采风以后,接受大自然的洗礼,感受了它,记忆下来,最后就形成微妙的那种意境,从作品里面表现出来。

    胡光震:虽然我到洪源仙境去了很多次,但是每一次感觉都不一样,尤其是这一次,它因为天气不同,有点阴天,外面在下雨,里面水气腾腾,走到里面去感觉到更加神秘,再加上那个大厅呐,因为把其它有雾的话,把其它杂七杂八的都沥掉了,这么一看那个大厅非常之宽广,有种恢宏的感觉,所以这个感觉第一印象一感觉好了,回来我想赶紧把它记录下来。所以回来以后我马上就画了这个瓶子。这个瓶子主要就是表现这个那种里面的雾气腾腾呐,大厅里面非常广阔,宽大那种恢宏的气势,想把它表现出来。

1/2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