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传奇皇帝朱元璋》:只见皇帝不见传奇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2日 10:34 来源:

    《传奇皇帝朱元璋》最大的问题就是编导们虽然有心突破、却终究无力改变历史正剧已经定型化的核心观念,摆脱不了帝王史的窠臼。作为一部坚持按照主旋律历史剧标准打造的帝王戏,它在几方要求间左支右吾,最终产生了这么一个失败的改良品。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应该算得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从“朝夕彷徨”的赤贫之民到君临天下的开国帝王。很难找到一位比朱元璋出身更“草根”的皇帝,也正是这种极端的身份标签的相互交错撞击,拼贴出一个立体的矛盾人物:他重视以安民来治江山,是历史上惩治腐败最严厉的皇帝,但同时他“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的冷酷手法亦堪称“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这实在提供了一个极其有趣的复杂范本供后人分析玩味。

    可惜的是,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却挂着“传奇”的“羊头”,卖的依旧是“神话”的“狗肉”,一个如此富有戏剧效果的题材,拍出来仍然只见“皇帝”不见“传奇”。

    全剧最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它竟然生生地把朱元璋早年的底层经历完全抛弃,让他登场便已经是叱咤风云的将领,这种残缺的处理无疑削弱了戏剧性,使得朱元璋的经历毫无蜕变感可言,让“传奇”色彩荡然无存。而他的低微出身与贫困经历也是决定其性格乃至政权特点最重要的基石,许倬云甚至就以他早年的成长为钥匙解码整个明朝的统治作风,十分有趣。电视剧省略了这一部分,再加上陈宝国“正气有余”的形象气质,朱元璋的复杂个性始终没有立起来。根据导演李前宽对此的解释,其实朱元璋早年故事并不是没有拍摄,而是后来被砍掉了,最终使该剧没有把握到朱元璋这一人物最值得探讨的特点,仍然简单的将其作为一位皇帝来书写,一心要体现他的雄才大略。

    事实上,该剧最大的问题就是编导们虽然有心突破、却终究无力改变历史正剧已经定型化的核心观念,摆脱不了帝王史的窠臼。诸如刘基被胡惟庸而不是朱元璋毒死这种窜改历史的段落,只不过是《雍正王朝》式的美化手法又一次运用。

    非常讽刺的是,编导们做出“突破”之处,恰恰饱受观众诟病。

    大概是为了避免陷入此前太多历史正剧替帝王辩护的雷区,这部剧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他与多位女性的情爱纠葛,表现朱元璋的风流,看得出来编导们很想追求人性的多维。但是,观众并不领情,甚至嘲讽该剧上演了一出“猎艳记”。

    《传奇皇帝朱元璋》的问题其实正反映了如今这种正统帝王戏已经陷入了尴尬状态。

    在一波又一波批判浪潮下,不少帝王戏的奴性心态、皇权观念备受指责,这就要求创作者寻找更人性的角度。但是作为主流文化产品,帝王戏必须强化盛世图景、建构“强者”的国族想象,这自然是从帝王的视角出发,内含着一个建立、巩固秩序的故事。两者无法统一,于是《传奇皇帝朱元璋》就只能放大情欲这样无关宏旨的元素来体现“人性化”和“现代感”,可这样一来又违背了观众对历史正剧的期待。在观众的普遍观念中,“历史正剧”应该区别于港台式的“戏说”风格,如同通俗版历史教科书般正襟危坐地提供有关治国政治和权力斗争的“正史”。

    作为一部坚持按照主旋律历史剧标准打造的帝王戏,《传奇皇帝朱元璋》就在几方要求间左支右吾,最终产生了这么一个失败的改良品。同样是聚焦帝王的感情生活,HBO的迷你剧《伊丽莎白》为何就能产生沉重的悲剧感?同样是正说历史,《明朝那些事儿》为何就能从故纸堆里翻出生动文章?悲剧与闹剧、好看与滥俗之间的落差,就在于内在视角的根本不同,亦正是帝王戏困局的要害所在。

    □苏木(北京编辑)(来源::新京报)

责编:李菁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