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折腾”名著 全景舞台剧《红楼梦》首演争议多

 

CCTV.com  2007年11月19日 09:42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大型舞台剧《红楼梦》中“逼死晴雯”一幕的剧照。 小 宝摄

    在足球场搭建“倒塌”的大观园、四位“宝玉”轮番上场、“薛蟠”说起了上海话、奇异的服装造型……11月10日、11日,大型全景舞台剧《红楼梦》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这出号称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的剧目,对原著内容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舞台表演上也是标新立异。然而,如此费尽心机的“艺术创新”,引来的却是众多批评的声音,再一次引发了对名著经典改编的诸多争议。

    “红楼”登场乱哄哄

    大部分观众纷纷退场

    应该说,观众对这出投资巨大、明星荟萃的舞台剧《红楼梦》是抱有很高期望的。

    据介绍,舞台剧《红楼梦》融合话剧、舞蹈、歌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讲述发生在大观园内外的爱情故事。剧中,贾宝玉由4位演员演绎――少年版张殿菲、老年版王庆祥、越剧版赵志刚,舞蹈演员黄豆豆还用舞蹈方式来演绎内心版宝玉。而执掌舞台剧《红楼梦》的导演陈薪伊,曾入选“百年话剧名人堂”。该剧更聚集了近30位影视、戏剧、歌舞明星扮演主角,演员阵容堪称不凡:知名演员斯琴高娃、雷恪生、吕凉,选秀新人张殿菲、李旭丹,港台演员温碧霞、吴佩慈等悉数登场。

    然而随着演出的进行,观众开始陆续退场。记者注意到,演出开场时上座率约有七成,当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红楼梦》曲终人散时,球场内只有两三成观众仍在坚守,多数观众放弃了散场后主办方提供的免费班车,选择了提前退场。

    宝玉、黛玉身穿欧式豪华礼服共读《西厢记》;黛玉葬花不用“荷锄”却跳起了芭蕾舞;元春的豪华头饰重达10公斤,被压得直不起腰来。在演出中,当剧中人说出“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夸宝钗结亲是“亲上加亲,强强联手,以婚姻成就实力”等通俗用语时,观众忍不住哄然大笑……

    搭建在足球场中央的全景舞台与观众离得太远,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演员基本在跑着演戏,唱戏说话都通过麦克风,很多观众只能通过悬挂的5块大屏幕看“视频”……

    “确定这是《红楼梦》,不是《西游记》的众妖怪?”“我要去书房哭曹雪芹先生去!”“那衣服好像布袋戏啊!”“简直是自娱自乐的恶搞啊!”许多满怀期待而来的观众,对所谓明星版《红楼梦》很不认同。原价880元的票,在“黄牛”手中10元就能买到。

    千古悲剧变成了“女人的阴谋”?

    另类解读损害经典价值

    投资巨大、明星荟萃、手法时尚的《红楼梦》为何不能吸引观众?   

    据介绍,导演试图用现代视角、现代语言乃至现代时尚重新解读这部中国最伟大的文学经典。陈薪伊导演表示她试图颠覆《红楼梦》在观众心目中“浪漫唯美”的印象。“红楼里面充满了现实社会里的阴谋,一切的浪漫都有着它的动机。”于是剧中安排“王夫人”和“薛姨妈”为了巩固王家在贾府中的地位,造假作恶,联手断送宝黛情缘,硬是把一出千古悲剧变成了“两个女人的阴谋”。然而大多数观众认为,如果不能把握住《红楼梦》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精髓,让经典变成庸俗的市井闹剧,无疑是舍本逐末。

    观众吴女士则认为,现在的导演动不动就要融合话剧、舞蹈、流行歌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请各种各样的明星助阵,除了使演出变得不伦不类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煽动现场气氛,让相声演员扮演的“薛蟠”不时用英语或上海俚语插科打诨,甚至说出了“当我很小很小,还是一只小小鸟的时候……”这样令人费解的台词。观众认为,这样的插科打诨对于一部以语言优美、字字别有深意的文学经典来说并不合适。

    有观众抱怨“连演员也找不到”,舞台剧的魅力尽失,对于《红楼梦》这样以个人情感交流为主的剧目来说,如此宏大的场面无异于一味毒药。

    借“红楼东风”分一杯羹?

    不要误读了创新

    《红楼梦》今年似乎特别“红火”。轰轰烈烈的“红楼梦中人”全国选秀,怎么看都像是炒作,即将重拍的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导演换来换去;8月在北京上演的话剧版《红楼梦》,其荒唐恶搞的程度也令人无奈;如今“满纸荒唐言”的舞台剧《红楼梦》,更是让观众看得“一把辛酸泪”。

    似乎,人人都能借《红楼梦》的东风分上一杯羹,赢得商业利益,或是陶醉在自己的解构解读中,却鲜有人尊重过读者、观众们的意见……

    舞台剧《红楼梦》引发的争议并非孤立现象。近期,重新解读传统经典成为热潮,以至于有人写诗批评说:“江湖代有才人出,扬名立万争朝夕,重拍风起遍地坑,名著新注乱失蹄。”

    红楼梦研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冉冉指出,最近兴起的这种重新解读《红楼梦》的热潮,颇有舍本逐末之嫌,无助于凸显名著价值,也不能帮助当代读者和观众亲近传统文化经典,并非“名著之福”。如果一定要作出一些有艺术创新的解读,也必须站得住脚。如果不是在全面理解和消化了原著精神、精华内涵之后的艺术创新,就很容易沦为标新立异、热闹炒作的噱头,可能使大众对传统文化、经典名作更加隔膜,对经典名著造成误读和伤害。

    在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名著改编可以理解。但为何诸多改编同原著的精髓总是“渐行渐远”,甚至变成“折腾经典”?艺术家们大有必要在向文学名著发起“冲击”之前,先扪心自问:我的改编、创新是否能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一点儿贡献?(曹玲娟、孙丽萍)

责编:何伟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