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文艺点评:传统民间祭祀中的文化记忆

 

CCTV.com  2008年02月02日 08:25  来源:人民网  

    民间祭祀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传统农业社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成为历次政治改良和思想批判的目标,长期被排斥或废止。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渐起,传统祭祀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爱乡、倡导忠孝、追慕先德、发扬祖业、共勉向善、团结族群、消除内耗、增进亲情等多种优良功能和作用及道德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各地民间祭祀活动名目繁多、屡有举办,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着特殊作用和积极意义。

    祭祀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先贤的追思,从上古时代以来,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祭祀活动逐步形成了一套敬天祀祖的仪式化形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相沿传承下来。

    随着人类社会和思想观念的发展,祭祀的内涵不断地丰富发展,所担负的功能也不断延伸,在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沟通人神关系,最终落实到调节社会人际关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祭祀已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感情依托形式。

    传统民间祭祀历来兴盛。祭祀的对象有天地山川等自然神、民族始祖神,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乃至家族先辈。全国各地神有神祠,山有山祠,水有水祠,县县有名人先贤祠,村村有宗祠支祠,而对祖先和杰出人物的祭祀又是其主体。

    民族始祖是凝聚全民族的旗帜,也是民族种姓的象征。由于民族传说的神化,民族祖先一般都成为神人或圣人。对名人先贤的祭祀是祖先崇拜的延续,是英雄崇拜或伟人崇拜的体现。这类祭祀对象往往带有厚重的道德内涵,如仁义、忠诚、超常的智慧和能力,是人们向往的楷模。如遍布全国并广及海内外华人共祭的孔子和关公,被尊称为文圣和武圣。他们在人们长期虔诚的祭拜中,渐渐由人而神。其他对中华文明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如鲁班、华佗、岳飞等均是地域性或行业性祭祀的惯例。名人先贤往往具有相当大的感召力,他们生前的事迹,死后的英名,不仅受到普通百姓的崇拜,更为后世子孙所自豪。因此他们的祠堂,后来多演变为宗族祠堂。600余年来,洪洞大槐树被赋予神性,成为“家”、“祖”、“根”的象征。海内外古槐后裔纷纷回归大槐树寻根祭祖,形成了山西洪洞县独具特色的“根祖文化”,具有极强的宗亲的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是民间祭祖的典型代表。

    家祭在不同时日有不同的祭祀内容。一般而言有元旦祭龛、朔祭祖、祖先诞辰祭祀几种。古代礼制规定“一岁四祭祀”,即“岁朝也,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由于灵魂观念和儒家“孝”的伦理道德,人们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全体家族成员联系起来,维系和稳定家族、宗教,形成宗族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非常有利于宗族和睦和社会和谐。传统祭祀的命运在中国开始现代化的进程之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传统祭祀曾被视为“封建”、“落后”,受到猛烈攻击,几近湮没。但是,传统文化的内在张力并没有消失,因为它植根于人民群众血缘亲情的天然联系之中,与人的生命同在。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伦理观念、宗族观念的民族,合亲尊祖、衍德崇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传统美德。传统祭祀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民族经济逐渐振兴。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反思与总结百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传统祭祀由于它富有民族特色的心理积淀和陶冶国人的优良伦理道德和高尚情操的功能,在社会中再一次复兴和流行,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传统祭祀在这方面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质和天然的功能和作用。对先祖、先圣、先贤的祭奠与追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保持血脉相连、心心相印、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凝聚力之精神源泉。

    传统祭祀文化内涵丰富,保留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是炎黄子孙情感认同、沟通的时间点,具有维系家庭、宗族乃至整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凝聚力,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共享和谐社会的历史见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祭祀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祭祀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促进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责编:李红立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