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小钱系列》之与猎鹰的“亲密接触”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1月30日 08:26 来源:CCTV.com

  2006年5月2日,怀爷、淙泉和我一行三人到达吉林长春,此行的目的是要到吉林市拍摄满族的传统习俗——猎鹰,这是满族人的一项传统技艺,一般驯化头年鹰,就是一岁以下的鹰,其渊源可追溯至满族的先民,辽宋时代的女真人,古代女真人狩猎以鹰犬为伴,他们把猎鹰叫做“海东青”,意为“从大海之东飞来的青色之鹰”。怀爷的舅舅不辞辛劳亲自驾车把我们从长春送到吉林,吉林市是一个被松花江围绕的美丽城市,江边风景很美,还颇有些上海外滩的感觉,我们稍作停留后便直奔目的地——昌邑区土城子乡打鱼楼村,沿途的田地开阔而富有生机。

  几经问路,我们于下午三点多到达打鱼楼村,车子直接开到我们的拍摄对象——赵明哲家门口,门前的空地上立着木头搭的鹰杠,上面停着两只鹰——自然是拴着的。赵明哲夫妇迎出门外,由于之前讨论的思路是要把赵明哲玩鹰的男子气概表现出来,所以他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比较高大,没想到却是个瘦瘦小小的老头,不过很是精干有神。打鱼楼村在清代是朝廷的驯鹰之地,驯服之后进京供皇上及王公们打猎把玩,当时的驯鹰人有三支,其中的两支到今天已无传人,而赵明哲是另一支的第十二代传人,这也是我们选择他作为拍摄对象的原因。

  怀爷的舅舅驱车返回长春,我们三人便将在村里度过一周,我一下子想起了《甲方乙方》里那个“下放”农村的大款,嘿嘿,当然我们都不是大款。走进赵明哲的家,是很普通的东北农村房屋,前年新盖的砖房,原先住的土房“遗址”就在屋后。屋里最有特色的是一张硕大无比的火炕,起码可以躺下十个人。

  正在此时,有人给赵明哲送鹰来了,我们赶忙开机拍摄,送来的是一只青黑色的鹰——与鹰杠上的不同,那两只是黄色的,赵明哲说这叫“兔虎”,以前是王爷摆弄的,而那两只叫“泼黄鹰”。“兔虎”被“襟子”(一块布)包着,赵明哲把它抱进屋,秤了重量,然后在爪跟处拴上绳子,戴好手套和袖套,解开襟子,“兔虎”展开翅膀扑腾,赵明哲抖了抖手臂,“兔虎”便站立了上来,小心翼翼地打量周围,赵明哲说这是二年鹰,不好驯。

  接着我们登上村子附近唯一的制高点——西山,拍摄打鱼楼村全貌,村子很特别,非常地“大气”,道路很宽敞,房屋分布也比较稀疏,远处便是松花江。西山上是田地,夕阳下不少人正在辛勤耕种,现在正是春耕时节。

  结束拍摄回到赵明哲家,我们想去与鹰“亲近亲近”,鹰是猛禽,我们自然有些畏惧,但鹰对我们的接近也比较紧张,不停地扑腾,尤其是新来的“兔虎”。这时赵妻招呼我们吃饭,吃饭时赵妻坚持不上桌,等我们吃完再吃,赵说这是满族的规矩。饭后天就已经黑了,我们一起看了回放,赵说我们拍得不错,他从83年便开始有媒体采访,据说田壮壮还拍过他,这样的“老戏骨”表扬我们,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嘿嘿。

  晚上我们五人同炕而睡,怀爷和我们讨论起拍摄方案,最后定下一个故事脉络:赵明哲在18岁时拉(逮的意思)到过一只他自认为到目前为止最完美的鹰,但后来在生产队的逼迫下放走,他一直想再拉一只这样好的鹰;另外他从未拉到过品质最好的名为“白玉爪”的鹰,成为他一大遗憾,我们便以此为主题,表现一个寻梦的老人,为了实现他这两个梦想,倔强地延续着猎鹰的手艺。

  拍摄方案逐渐清晰起来,怀爷安心地睡去,房间里是很大的窗户,没有窗帘,外面的星星很多、很低,我们犹如睡在星空下一般……

  5月3日,今天的任务是“架鹰”,即把鹰架在手臂上在屋内屋外走动,让它熟悉人及周围的环境,对人消除戒心。赵明哲选择了“泼黄鹰”中的一只,架着它在屋内和村中走动,还一直走到松花江边,一路上都是田地,非常平展开阔,一垄一垄的深黄色,有几株孤独的树,感觉像梵高的画。遇到在地里干活的熟人,赵明哲便架着鹰与他们攀谈。我们问他,人们都在春耕,为何他不干农活,他答曰,爱好玩鹰,时间精力都搭在里面,无法顾及农活。

  通过两天的接触,我们和鹰已比较“亲近”,可以抚摸它们,特别那只“兔虎”尤其“温顺”,由于长得像鸽子,我便管它叫“大鸽子”。在鹰杠底下总有几只鸡在寻食,被拴着的鹰眼巴巴地看着它们来回走动,我们管这一幕叫做“被缚的百鸟之王和自由的贱民”。

  晚上“熬鹰”,既不让鹰睡觉,消耗它的“斗志”和体力,使它可以接受人的喂食,但同时也是在“熬人”,因为人也不能睡觉,所以赵明哲和妻子轮流睡觉和熬鹰。

  怀爷说回想昨日感觉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确实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截然不同以往的环境里,多少会造成这样的错觉,而且相对比较封闭,好处是可以专心拍摄,因为除此之外无可消遣,哈哈。

  看到了北斗七星,很美。

  5月4日,今天跟随赵妻去土城子乡采购,在村口等候班车,一辆巴士颠簸着到来,上车的一瞬间,我想到了《小武》。车真是颠得厉害,其实路况还好,只是这车几乎没有减震系统这一说。和赵妻攀谈,知道她是汉族,一开始并不支持赵明哲玩鹰,多次争吵后怄不过他,渐渐地便也支持了。

  今天进乡是为了买喂鹰的牛肉和自己吃的药——赵明哲夫妇的身体都不好,卖牛肉的大嫂显然对赵妻很熟悉,知道买肉是为了喂鹰。采购完毕后我们便匆匆回村,把牛肉冻在村头小卖部的冷柜里。

  晚上下起了雨,我们拍摄赵明哲的采访,赵娓娓道来他玩鹰的故事——如何开始这门手艺、18岁时拉到的好鹰、一直未拉到专供皇上摆弄的“白玉爪”的遗憾、年轻时与狼搏斗、家人的反对和支持、手艺延续的困难……真是一个倔强、霸道、玩性重、性格鲜明的老头。

  5月5日,拍摄赵明哲家族的家谱,放在一个长木匣子里,可以证明他的传人身份,但家族规定只有龙虎年才能开匣晒谱,所以我们未能得见。

  今天让鹰“吞轴”,经过架鹰、熬鹰,降了鹰的外膘,但还需要降里膘,方法是在一个麻轴外面包上肉,让鹰吞食,猛禽有一个食性,就是会把消化不了的东西吐出来,麻轴在肠子里过了一遍,把肠油刮尽,再被鹰吐出来,这样就降了里膘。

  晚上赵明哲在村里下捕鼠夹,因为鹰到了换羽季节,不能光吃牛肉,需要进食活食。

  5月6日,因为要拍摄鹰“甩轴”(吐轴),六点不到我们便起来了,不曾想还未架好机器,鹰已经甩轴,拍摄宣告失败,只好明天再试一次。

  今天计划上山拉鹰,因为刚下过雨,天气格外晴朗,我们坐车来到附近最好的一个鹰场山下,拿着鹰网等工具登山,山林风光极美。上到鹰场一看,是一片不大的平地,没有树,旁边已经搭好了鹰窝棚——就是供拉鹰人躲藏的小棚子,窝棚有一个窟窿,可以看见鹰场的情况,但看不见天上的情况,鹰场上用绳子拴着一只鸽子,绳子拽在拉鹰人手里,通过观察鸽子的表现来判断天上是否有鹰以及鹰的情况,鸽子边上支着鹰网,也有绳子伸进窝棚,等鹰被饵鸽诱惑,飞进场子,便拉网罩鹰。

  窝棚很小,勉强可以容纳赵明哲和怀爷、淙泉,淙泉在里面用小机器拍摄,我则拿着大机器到高处拍摄鹰场及天上的情况。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从上午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飞过两三只鹰,但都没下场子。这时我看见怀爷等人从窝棚里钻出,并用手机告知我收工。

  回家之后拍摄“过拳”,就是把鹰拴在鹰杠上,在不远的地方拿肉逗它,使它飞到手臂上吃肉,同时也让它吞轴,以便明天再次拍摄甩轴。

  5月7日,为了防止昨天的“悲剧”再发生,半夜两点多我们便起来等待鹰甩轴,但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动静,我和怀爷很不敬业地又睡着了……迷糊中听到淙泉的欢呼,睁眼一看,甩轴已经拍摄成功,麻轴果然黄油油的。

  这时将近四点,天边雷电大作,于是我们出去拍闪电,只见一道白光下来,便照亮了一片天,可以看见下面的树和屋顶,闪电的形状很清晰,非常壮观。拍摄完毕天也开始亮了起来。

  今天的任务是“跑绳”,就是在两道鹰杠间栓一条长绳,用一个铁环把鹰拴在绳上,这样它可以在两道鹰杠间自由飞翔,然后用肉逗它,让它飞到手臂上吃肉,其实就是“过拳”的“升级版本”。经过几天的训练,今天的“跑绳”非常成功,再假以时日这只鹰就可以上山捕猎了,而我们的拍摄也接近尾声了。

  傍晚,怀爷和我去下捕鼠夹,邻居的狗向我们狂吠不止——几日来一贯如此,我们决定报复它一下,便躲到墙后偷偷用石块砸它,这让我又想起了那个把村里的鸡都吃光的大款,呵呵。

  5月8日,早起拍了一些空镜之后,便与赵明哲夫妇告别,坐上政府派来的车回长春,再次见到怀爷的舅舅真是亲切啊。在长春采访了两位专家,由于领导紧急召回,淙泉乘坐当晚的飞机回京,而怀爷和我则在怀爷的姥姥家过了一夜,次日回京。

责编:徐峰

1/1页
精彩专辑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